• fàng
  • là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àng làng bù jū

成语解释:见“放浪不羁”。

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七:“她又常和妓女们来往,她满意自己的权威,可是也羡慕她们的放浪不拘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不受约束

繁体字形:放浪不拘

英文翻译:bohemian

放浪不拘的意思

放:1.解除约束,使自由:释放。放虎归山。把俘虏放回去。2.在一定的时间停止(学习、工作):放学。放工。3.放纵:放任。放声高歌。放言高论。4.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:放牛。放羊。5.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:放逐。流放。6.发出:放枪。放光。放冷箭。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。7.点燃:放火。放爆竹。8.借钱给人,收取利息:放债。放款。9.扩展:放大。放宽。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。10.姓。

浪:1.波浪:风平浪静。乘风破浪。白浪滔天。2.像波浪起伏的东西:麦浪。声浪。3.没有约束;放纵:放浪。浪费。4.逛:到街上浪了一天。5.姓。
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
拘:[jū]1.逮捕或扣押:拘捕。拘系。拘留。拘拿。拘囚。拘禁。拘押。2.限,限制:拘束。拘谨。不拘小节。3.固执,不变通:拘泥。拘礼。拘迂。[gōu]遮蔽:“凡为长者粪之礼,必加帚于箕上,以袂拘而退”。

成语评论

提到"放浪不拘",很多人会联想到不守规矩的叛逆者。但这个词的核心其实是追求精神自由。比如北宋词人柳永,科考落第后写下"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",这种宁要诗意生活不要功名利禄的态度,正是放浪不拘的生动写照。

可能有人会问:放浪不拘等于不负责任吗?这要看具体情境。明代画家徐渭在画作上泼墨如雨,日常生活却穷困潦倒,这种极致追求艺术的行为虽显放浪,但为后世留下无数珍宝。关键是要在自由与责任间找到平衡点。

现代职场中的放浪不拘有了新形态。有个程序员朋友辞去高薪工作,在云南开民宿兼做远程开发。当别人问他为何放弃"正经工作",他笑说:"代码在苍山洱海间写得更有灵气。"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选择,本质上是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和谐统一。

有趣的是,科技发展让放浪不拘更易实现。视频博主带着笔记本电脑环球旅行,设计师在咖啡馆完成方案,这些新职业形态印证了: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外在形式,而是保持思维的开放性。就像苏轼"竹杖芒鞋轻胜马"的豁达,物质简朴反而成就精神丰盈。

有人担心这种态度会导致社会失序,但观察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形象就会发现:飘带看似凌乱飞舞,实则遵循气韵流动的规律。放浪不拘的智慧在于,用看似随性的方式达成内在秩序。就像好的爵士乐即兴演奏,表面自由实则建立在扎实乐理基础之上。

最后想说的是,在996盛行的今天,适度保持放浪不拘的心态或许是剂良药。它教会我们在既定轨道外寻找可能性,就像山间溪流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径。毕竟生命不该只有一种标准答案,敢于打破常规的人,往往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