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ái rì xiù yī
成语解释:绣:用丝茸或丝线在布上刺成花纹图案。比喻富贵后还乡,向乡亲们夸耀
成语出处:汉 应劭《风俗通 怪神 世间多有伐木血出以为怪者》:“(张辽)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,荐祝祖考,白日绣衣,荣羡如此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;同衣锦还乡
繁体字形:白日綉衣
英文翻译:Embroidered clothes in the daytime
白:1.像霜或雪的颜色(跟“黑”相对)。2.光亮;明亮:东方发白。大天白日。3.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白。不白之冤。4.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;空白:白卷。白饭。白开水。一穷二白。5.没有效果;徒然:白跑一趟。白费力气。6.无代价;无报偿:白吃。白给。白看戏。7.象征反动:白军。白区。8.指丧事:白事。9.用白眼珠看人,表示轻视或不满:白了他一眼。10.姓。11.(字音或字形)错误:写白字。把字念白了。12.说明;告诉;陈述:表白。辩白。告白。13.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:道白。独白。对白。14.指地方话:苏白。15.白话:文白杂糅。半文半白。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绣:1.用彩色的线在绸、布上织出花样、图案或文字等:刺绣。绣花。绣被面儿。2.绣好的成品:湘绣。
衣:[yī]1.衣服:上衣。内衣。大衣。丰衣足食。2.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:笋衣。糖衣。3.胞衣。4.姓。[yì]穿(衣服);拿衣服给人穿:衣布衣。解衣衣我。
“白日绣衣”这个成语乍一听有些陌生,但它背后藏着一个挺有意思的画面——大白天穿着绣满花纹的华贵衣裳。你想啊,绣衣本是正式场合或夜晚宴会的装扮,如果大白天刻意穿出来招摇过市,是不是显得有点不合时宜?比如同事小王刚升职,第二天就戴着金表、拎着名牌包来上班,逢人就说“这是庆祝升职的礼物”,这就有点“白日绣衣”的味道了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和“锦衣夜行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两者像一对反义词。“锦衣夜行”是说好东西藏起来不让人知道,而“白日绣衣”恰恰相反,恨不得把所有光芒都晒在太阳底下。比如网红餐厅开业时雇人排队造势,明明菜品普通,却非要营造“爆火”的假象,这就是典型的为了面子硬撑场面。
不过换个角度看,“白日绣衣”真的全是贬义吗?我倒觉得现代社会适度展示自己未必是坏事。比如刚毕业的学生在面试时精心准备作品集,虽然经验不足,但主动呈现学习成果,这种“绣衣”反而能成为敲门砖。关键要分清“真诚分享”和“刻意炫耀”的界限——就像晴天打伞遮阳是实用,暴雨天打伞装酷就成了笑话。
生活中最怕的是把“绣衣”穿成了铠甲。认识个阿姨,朋友圈永远在晒旅游、美食,后来才知道她刷爆了三张信用卡。这种用虚假光鲜包裹真实生活的状态,反而让人活得更累。真正的底气,应该像苏东坡那句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哪怕穿着粗布麻衣,也能从容自在。
下次遇到“白日绣衣”的场景,不妨多问自己一句:这样的展示究竟是为了获得认可,还是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?有时候放下对他人眼光的执着,就像把华丽的绣衣换成透气棉衫,或许能遇见更轻松的自己。毕竟太阳底下最珍贵的,从来不是衣服上的金线,而是脸上真实的笑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