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ēi
  • tiān
  • bá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ēi tiān bái rì

成语解释:白天和黑夜;整日整夜。

成语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五:“工作队和农工会,黑天白日,川流不息地有人看望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

繁体字形:黑天白日

英文翻译:night and day

黑天白日的意思

黑:1.像煤或墨的颜色(跟“白”相对):黑板。黑白分明。白纸黑字。脸都晒黑了。2.黑暗:天黑了。屋子里很黑。3.夜晚;黑夜:摸黑儿。起早贪黑。4.秘密;非法的;不公开的:黑市。黑话。黑户。黑社会。5.坏;狠毒:黑心肠。这种人心太黑。6.姓。
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
白:1.像霜或雪的颜色(跟“黑”相对)。2.光亮;明亮:东方发白。大天白日。3.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白。不白之冤。4.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;空白:白卷。白饭。白开水。一穷二白。5.没有效果;徒然:白跑一趟。白费力气。6.无代价;无报偿:白吃。白给。白看戏。7.象征反动:白军。白区。8.指丧事:白事。9.用白眼珠看人,表示轻视或不满:白了他一眼。10.姓。11.(字音或字形)错误:写白字。把字念白了。12.说明;告诉;陈述:表白。辩白。告白。13.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:道白。独白。对白。14.指地方话:苏白。15.白话:文白杂糅。半文半白。
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
成语评论

黑天白日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无论黑夜还是白天”,常用来形容人为了某件事不分昼夜地忙碌。比如有人为了赶项目进度,可能会说:“他黑天白日地加班,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。”这种场景下,成语既表达了坚持的态度,也暗示了背后的辛苦。

自问: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工作吗?当然不是!比如一位妈妈照顾生病的孩子:“孩子发烧那几天,她黑天白日守在床边,几乎没合过眼。”这里的用法更贴近情感层面的付出,说明成语既能描述体力劳动,也能体现情感投入。

我曾在创业初期体验过这种状态。当时团队为了产品上线,连续两周黑天白日连轴转,甚至分不清今天是星期几。这种经历让我意识到:成语背后不仅是时间概念,更藏着目标感——当人心中有明确方向时,时间界限会自然模糊。

自问:使用这个成语要注意什么?要注意语境是否合理。比如“他黑天白日打游戏”虽然语法正确,但会传递消极意味。成语本身中性,具体褒贬取决于描述的事件性质。建议搭配具体场景使用,比如“科研团队黑天白日攻关技术难题”就更易引发共鸣。

观察发现,现代人用“全天候”“007工作制”等新词替代了部分成语功能。但我仍偏爱“黑天白日”的生动画面感——它像一卷老胶片,瞬间把人拉进挑灯夜战的场景里,这是机械的新词汇难以替代的温度。

最后想说的是,努力值得敬佩,但身体不是永动机。就像农民知道“抢收庄稼要趁晴天,播种育苗要等雨时”,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,或许比单纯比拼时长更重要。毕竟,黑夜与白天的交替本就是自然规律,适度休息才能走得更远。

黑天白日的造句

  1. 造句 暫他黑天白日拼命地干也还不上高利贷的阎王债。
  2. 造句 她不顾年老和身躯瘦弱,黑天白日地跟大伙一起干。
  3. 造句 噢噢,谢谢公子,我一定黑天白日加班加点地没命练武。
  4. 造句 他虽然没黑天白日的给王爷干活,可还是吃不饱穿不暖。
  5. 造句 做啥子嘛,不晓得黑天白日哟,还回得家不?……
  6. 造句 没有天敌的日子久了,自然的鼠胆包天,黑天白日聚众偷腥,鬼东西为所欲为。
  7. 造句 等了大半天可算是放学了,天上下着毛毛细雨,我和她面对面,看了看远处的黑天白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