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ái rì jiàn guǐ
成语解释:大白天见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闲、冷落。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。
成语出处: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六卷:“在京师时有语曰:‘吏、勋、封、考,笔头不倒……工、屯、虞、水,白日见鬼。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形容不可能出现的事
繁体字形:白日見鬼
英文翻译:see ghosts in broad daylight
白:1.像霜或雪的颜色(跟“黑”相对)。2.光亮;明亮:东方发白。大天白日。3.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白。不白之冤。4.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;空白:白卷。白饭。白开水。一穷二白。5.没有效果;徒然:白跑一趟。白费力气。6.无代价;无报偿:白吃。白给。白看戏。7.象征反动:白军。白区。8.指丧事:白事。9.用白眼珠看人,表示轻视或不满:白了他一眼。10.姓。11.(字音或字形)错误:写白字。把字念白了。12.说明;告诉;陈述:表白。辩白。告白。13.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:道白。独白。对白。14.指地方话:苏白。15.白话:文白杂糅。半文半白。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鬼:1.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。2.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:捣鬼。鬼鬼祟祟。3.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(含轻蔑意):酒鬼。烟鬼。4.指小孩机灵:这孩子真鬼!。小鬼。5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哎哟喂,咱们今天来聊聊“白日见鬼”这个成语!你别说,这个词儿乍一听挺玄乎的,但用对了地方还真能让人瞬间心领神会。比如有人突然说:“我昨天在超市遇见前男友,他居然主动帮我买单——这简直是白日见鬼!”你品,这味儿是不是立马就出来了?
那问题来了:为啥非要用“白日见鬼”形容离谱事儿呢?嘿,这里头其实藏着老祖宗的智慧。古人觉得大白天阳气重,鬼怪不该出现,所以用“白日见鬼”比喻事情反常到不可思议。就像你同事突然说“老板宣布下周全员放假还发奖金”,你八成会脱口而出:“别闹了,这不大白日见鬼嘛!”
不过说实在的,这成语现在用得越来越活泛了。比如我刚学做菜那会儿,把糖当盐撒了一锅,闺蜜瞅着黑乎乎的排骨直乐:“你这厨艺可真是白日见鬼级别的!”你看,连翻车现场都能用这词调侃,可见语言这东西啊,就跟活水似的流着变呢。
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要问:用这个词会不会显得太夸张?我的个人看法是——关键看场合!正经谈事儿时确实得悠着点,但朋友间插科打诨完全没问题。就像上次我手机突然自动播放三年前的语音,吓得我直呼“活见鬼”,结果发现是误触了云备份,这不就是现代版的白日见鬼么?
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更爱用“离大谱”“绝绝子”这些网络用语。不过要论画面感和冲击力,“白日见鬼”这四个字就像突然按下暂停键,能把那种震惊感咔哒一下定格住。不信你试试,下次遇到匪夷所思的事儿,甩出这句准比干说“太奇怪了”带劲儿多啦!
最后唠叨句,语言就像工具箱里的扳手,关键看你怎么使。用“白日见鬼”时带着点幽默劲儿,别真把它当骂人话,保管能让对话火花四溅。毕竟生活已经够严肃了,偶尔来点俏皮话,权当给日子撒把彩虹糖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