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bǎi
  • k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bǎi wú yī kān

成语解释: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。
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 郭子仪传》:“盖以六军之兵,素非精练,皆市肆屠沽之人,务挂虚名,苟避征赋,及驱以就战,百无一堪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无人可胜任

繁体字形:百無一堪

英文翻译:A hundred without a trace

百无一堪的意思

百:表示很多:百草。百货。百科全书。百家争鸣。百花齐放。精神百倍。百闻不如一见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一: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堪:1.可;能:堪当重任。堪称楷模。2.能忍受;能承受:难堪。不堪凌辱。3.姓。

成语评论

哎哟喂,这“百无一堪”的成语可真是自带“劝退”属性啊!咱先来拆解字面意思:一百样东西里没一个能扛得住用,说白了就是“干啥啥不行”。比如你朋友吐槽公司新来的实习生:“让他打印文件吧,卡纸了三次;让他做表格吧,数据全串行;就连泡个咖啡都能把糖罐打翻——简直就是百无一堪!”你品,你细品,这画面感是不是直接拉满?

这时候有人要问了:“那这词儿跟‘一无是处’有啥区别?”问得好!咱举个历史典故你就明白了。宋朝《太平广记》里记载过个富二代,琴棋书画样样学过却样样稀松,连他爹都摇头:“此子百无一堪,唯善掷骰子尔。”瞧见没?人家虽然正经事不靠谱,但赌术倒是意外点亮了技能树,这要换成“一无是处”可就彻底没活路了。

不过咱得说句公道话,现实中真存在“百无一堪”的人吗?依我看呐,这就是个夸张修辞。就像上周我表弟信誓旦旦说要给我修电脑,结果把显卡装反、系统刷成俄语版,最后发现他居然用这波操作解锁了数据恢复的新技能!所以说啊,有时候所谓的“百无一堪”,可能只是还没找对发光发热的赛道。

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儿,用这成语可千万注意分寸。隔壁张阿姨数落自家老头:“老李头百无一堪,烧饭忘关火,浇花淹地板。”结果人家老爷子默默掏出刚修好的古董钟,机械齿轮转得那叫一个丝滑。您瞧,这脸打得啪啪响不是?所以说啊,留三分余地,既给别人台阶下,也给自己留个反转的惊喜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