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ǎi wú yī cún
成语解释:存:存在。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。指丧失殆尽
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2卷:“多被王仙其作寇残灭,里闾人物,百无一存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全部丧失
繁体字形:百無一存
英文翻译:There's nothing left
百:表示很多:百草。百货。百科全书。百家争鸣。百花齐放。精神百倍。百闻不如一见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一: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存:1.存在;生存:残存。父母俱存。2.储存;保存:封存。存粮。3.蓄积;聚集:存食。新建的水库已经存满了水。4.储蓄:存款。存折。零存整取。把暂时不用的现款存在银行里。5.寄存:存车处。行李先存在这儿,回头再来取。6.保留:存疑。存而不论。去伪存真。7.结存;余留:库存。收支相抵,净存二百元。8.心里怀着(某种想法):存心。心存侥幸。不存任何顾虑。9.姓。
哎呦喂,你听说过"百无一存"这成语吗?乍一听还以为是讲仓库里啥都没剩下,其实它真正的意思是说"经过大灾大难,能保留下来的东西少之又少"。举个栗子,老王头家的果园去年遭了冰雹,你猜怎么着?整整三百棵苹果树,最后活下来的不到十棵,这可不就是活生生的"百无一存"嘛!
等等,这成语为啥要强调"百无一存"呢?说白了就是要突出事物的珍贵性啊!就像咱们小时候集水浒卡,好不容易攒到108将,结果被老妈当废纸卖了——这种痛彻心扉的经历,可不就是"百无一存"的最佳注解?
你别说,这成语在现代社会也特实用。比方说现在短视频满天飞,真正能让人记住的内容那真是凤毛麟角。我表哥去年拍了200多条探店视频,结果爆火的就3条,这存活率比中彩票还玄乎!所以说啊,做内容创作这事儿,还真得有点"百无一存"的心理准备。
不过依我看呐,这个成语也不是全讲坏事。就像森林大火过后,虽然满目焦土,但总有几棵烧不死的桉树能重新发芽。这种"百中存一"的倔强劲儿,反而教会咱们要珍惜现有的成果。就像我去年写公众号,30篇稿子就火了一篇,但就那篇爆文带来的读者,够我乐呵小半年!
话说回来,怎么判断啥时候该用这个成语呢?教你个绝招:但凡遇到"大浪淘沙"的场景都能用!比如创业公司九死一生,考古发掘十窖九空,甚至追星族集小卡总是缺最后一张...这些情况用"百无一存"形容,绝对精准到位。不过可别在丈母娘面前用这词儿,小心她以为你嫌她做的菜难吃!
最后唠叨句个人体会:生活本来就是个大型筛选现场,与其纠结失去的九十九,不如把剩下的那个宝贝疙瘩盘出包浆。就像我家那台服役十年的老爷车,虽然满大街都是新能源,但每次点火时那声咳嗽般的轰鸣,听着就是比新车带劲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