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èng jí yī shí
成语解释: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。
成语出处: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附各本序跋题辞》:“纪晓岚曰:‘聊斋盛一时。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
繁体字形:盛極一時
英文翻译:be in fashion in one's time
盛:[shèng]1.兴盛;繁盛:全盛时期。桃花开得很盛。2.强烈;旺盛:年轻气盛。火势很盛。3.盛大;隆重:盛会。盛宴。4.丰富;丰盛:盛馔。5.深厚:盛情。盛意。6.普遍;广泛:盛行。盛传。7.用力大;程度深:盛赞。8.姓。[chéng]1.把东西放在容器里:盛饭。缸里盛满了水。2.容纳:这间屋子小,盛不了这么多东西。
极:1.顶点;尽头:登峰造极。无所不用其极。2.地球的南北两端;磁体的两端;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:南极。北极。阴极。阳极。3.尽;达到顶点:极力。极目四望。物极必反。极一时之盛。4.最终的;最高的:极度。极端。极量。5.“极”也可做补语,但前头不能用“得”,后面一般带“了”,如“忙极了”。6.姓。
一: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时:1.时间(对空间而言):时空观念。2.时代;时候:古时。唐时。战时。3.时间单位。旧指时辰,现指小时,即一日(一个昼夜)的二十四分之一。4.指规定的时间:按时上班。过时作废。5.季节:四时如春。6.现在的;当时的:时事。时兴。7.时俗;时尚:入时。8.副词。时常:时时。时有错误。9.有时候:时阴时晴。10.时机:不误农时。
“盛极一时”这个词,常用来形容某个事物在特定时期达到巅峰状态,但往往暗含“难以持续”的意味。比如唐代长安城,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,曾汇聚全球商旅,胡姬酒肆与波斯地毯铺满街巷,这种繁荣景象为何被称为“盛极一时”?答案藏在安史之乱后的历史褶皱里——当战火燃起,这座百万人口的超级都市仅用三年时间便流失了七成居民。
武侠小说在八九十年代火遍华人世界是否也算盛极一时?金庸古龙作品改编的电视剧重播率至今居高不下,但新一代读者更偏爱玄幻修仙题材。这恰恰印证了文化潮流的周期性: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“顶流”,就像春日的樱花,绚烂绽放时铺天盖地,凋零时却为下一个花季腾出空间。
智能手机市场是否正在重复这个规律?2007年iPhone问世时,诺基亚仍占据全球41%市场份额。但触屏交互带来的冲击,让功能机王朝十年间土崩瓦解。如今折叠屏手机看似风光,实则受制于高成本和生态短板,这种“未盛先衰”的现象,或许比单纯的盛极一时更值得警惕。
有个有趣现象:人们总在巅峰期过后才意识到曾经的辉煌。就像前些年的共享单车大战,五颜六色的车辆堆满城市角落时,鲜少有人预见后来成山的“单车坟场”。这提醒我们:判断“盛”与“衰”需要跳出当下视角,就像站在山顶看云海,既要享受眼前的壮阔,也要留心背后的气流变化。
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:不必执着于永远站在浪潮之巅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历经千年斑驳,当年画匠们未必想过作品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。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事物,往往在退潮后显露出更持久的价值——就像退烧后的体温计,虽然不再飙升,却能准确标记历史的体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