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ù dèng kǒu zhāng
成语解释: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成语出处: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江泰登时甩开手,曾文彩目瞪口张地望着他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吃惊的神态
繁体字形:目瞪口張
英文翻译:terrified
目:1.眼睛:有目共睹。历历在目。2.网眼;孔:八十目筛。一方寸的网上,竟有百目之多。3.看:目为奇迹。4.大项中再分的小项:项目。细目。5.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,每一群叫一目,如鸟纲分为雁形目、鸡形目、鹤形目等,松柏纲分为银杏目、松柏目等。目以下为科。6.目录:书目。药目。剧目。7.名称:题目。名目。8.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,一个点为一目: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。9.姓。
瞪:1.用力睁大(眼):他把眼睛都瞪圆了。2.睁大眼睛注视,表示不满意:老秦瞪了她一眼,嫌她多嘴。
口:1.嘴。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7.指口味:口重。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张:1.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:张嘴。张翅膀儿。张弓射箭。一张一弛。2.陈设;铺排:张灯结彩。大张筵席。3.扩大;夸张:虚张声势。4.看;望:东张西望。5.商店开业:新张。开张。6.a)用于纸、皮子等:一张纸。两张画。十张皮子。三张铁板。b)用于床、桌子等:一张床。四张桌子。七张犁。c)用于嘴、脸:两张嘴。一张脸。d)用于弓:一张弓。7.二十八宿之一。8.姓。
“目瞪口张”常用来形容人因极度惊讶或意外而愣住的样子。比如,当小王听到自己中了百万彩票时,他双手僵在半空,嘴巴微张,整个人像被按了暂停键,足足十秒没说出话来。这时同事拍了拍他肩膀:“嘿!回神了!”小王这才猛地倒吸一口气,结结巴巴地问:“真…真的假的?”
这个成语适合用在什么场合呢?想象你在工作会议上突然被点名做年度汇报。会议室瞬间安静,你感觉后背发凉,手指不自觉地捏皱了文件页角,喉咙像被棉花堵住——这时领导笑着说:“开个玩笑,下个月才轮到你。”此刻你目瞪口呆的模样,就是"目瞪口张"最生动的写照。
有人会问:为什么不用“目瞪口呆”呢?其实这两个成语像孪生兄弟,都描述震惊状态,但"目瞪口张"更强调面部肌肉的失控感。就像看到宠物狗突然用后腿站立跳华尔兹,主人先是瞳孔放大,接着下巴不自觉下垂,这种既滑稽又震撼的画面,用"目瞪口张"形容会更传神。
个人认为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,特别适合用在需要突出戏剧性反转的场景。比如在侦探小说里,当凶手身份揭晓时,众人集体愣住的特写镜头,用"满屋人目瞪口张"的描述,能让读者瞬间脑补出那个凝固的时空切片。
生活中其实处处藏着"目瞪口张"的瞬间。上周我亲眼看见邻居大爷骑着平衡车取快递,花白头发在风里飞扬,路过的买菜阿姨们集体定格,挎着的菜篮子都忘了放下。这种打破常规认知的画面,往往比语言更能触发人们最本能的惊讶反应。
最后要提醒的是,这个成语更适合书面表达或正式场合。日常对话中说“我当场傻掉了”或许更自然,但若是写文章描述人物震惊状态,"目瞪口张"就像给文字装上了放大镜,能让读者清晰看见那个被定格的表情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