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én bù shǒu shè
成语解释:神:精神;心神;舍:本为房屋;这里指人的躯体。精神不守在躯体里。形容精神不集中;心神极不安定。
成语出处: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“疲乏之极,神不守舍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神不守捨
英文翻译:have ants in one's pants
神:1.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,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、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:神位。财神。无神论。多神教。2.神话中的人物,有超人的能力:料事如神。用兵如神。3.特别高超或出奇,令人惊异的;神妙:神速。神效。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。4.精神;精力:凝神。费神。聚精会神。双目炯炯有神。5.神气:神色。神情。瞧他那个神儿,准是有什么心事。6.聪明;机灵:瞧!这孩子真神。7.姓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守:1.护卫;防守。与“攻”相对:守卫。坚守阵地。2.遵循;遵守:守约。守信。守法。3.看守;守候:守门。守着病人。4.挨着;靠近: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。5.古又同“狩(shòu)”。
舍:[shè]1.房屋:宿舍。校舍。2.舍间:敝舍。寒舍。3.养家畜的圈:猪舍。牛舍。4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:舍侄。舍弟。5.姓。6.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:退避三舍。[shě]1.舍弃:四舍五入。舍近求远。2.施舍:舍粥。舍药。
“神不守舍”这个成语,你听说过吗?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心神不定、注意力涣散的状态。比如,小明最近总是上课走神,作业也写得乱七八糟,老师问他怎么了,他支支吾吾说不清楚——这时候就可以说:“小明最近神不守舍的,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?”
那么问题来了:为什么人会“神不守舍”呢?其实这和大脑的“能量分配”有关。当我们过度焦虑、睡眠不足,或者同时处理多件事情时,大脑就像一台卡顿的手机,后台程序太多,自然没法专注。比如熬夜加班后第二天开会,很容易出现“领导说话像念经,同事发言像外语”的状态,这就是典型的神不守舍。
举个更生活化的例子:小红边刷短视频边写工作报告,结果视频看了二十条,文档还是空白页。她突然一拍脑袋:“哎呀!我怎么神不守舍的!”这时候如果她关掉手机、泡杯热茶,往往就能重新进入状态。你看,这个成语不仅描述现象,还暗示了解决方法——给大脑按下暂停键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‘心不在焉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两者像奶茶和奶绿,味道相近但配方不同。“心不在焉”更多是主观上的不投入,而“神不守舍”更强调客观因素导致的精神涣散。比如等人时的坐立不安叫心不在焉,但连续加班三天后的头晕眼花就是神不守舍。
我个人觉得,现代人比古人更容易神不守舍。以前天黑就睡觉,现在半夜还在回工作消息;以前吃饭就是吃饭,现在边吃边刷手机。或许我们可以学学古人“食不言寝不语”的智慧,至少保留几个“单线程时间”,让心神有地方歇歇脚。
下次看到朋友眼神发直、答非所问时,不妨递杯温水,笑着问:“需要帮你把魂儿找回来吗?”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能守住自己的“神志清明”,已经算是种超能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