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ò
  • chǐ 齿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uò fā chǐ yá

成语解释:说话不谨慎会招来灾祸

成语出处:唐·元稹《戒励风俗德音》:“祸发齿牙,言生枝叶,率是道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说话

繁体字形:禍發齒牙

英文翻译:Disaster teeth

祸发齿牙的意思

祸:1.灾难;不幸的事或情况。与“福”相对:灾祸。闯祸。2.损害:祸国殃民。

发:[fā]1.送出;交付:发货。分发。印发。发了一封信。2.发射:发炮。百发百中。3.产生;发生:发芽。发电。发水。发病。4.表达:发表。发布。发誓。发言。发议论。5.扩大;开展:发展。发扬。发育。6.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:发家。暴发户。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。7.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:面发了。发海参。8.放散;散开:发散。挥发。蒸发。9.揭露;打开:发现。揭发。发掘。10.姓。[fà]头发:毛发。须发。白发。假发。理发。

齿:1.牙12.物体上齿形的部分:锯齿儿。梳齿儿。篦子缺了几个齿儿。3.带齿儿的:齿轮。4.并列;引为同类:齿列。不齿于人类。5.年龄:序齿。齿德俱尊。6.说到;提起:齿及。不足齿数(shǔ)。

牙:1.人和高等动物咬切、咀嚼食物的器官,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。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,分为切牙、尖牙、前磨牙、磨牙。通称牙齿,也叫齿。2.特指象牙:牙筷。牙章。牙雕。3.形状像牙齿的东西:牙子。4.姓。5.牙子2:牙行。

成语评论

祸发齿牙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背后藏着个重要道理——嘴巴能惹祸。比如同事聚餐时有人随口说:“小王最近总迟到,是不是家里出事了?”结果这话传到领导耳朵里,第二天小王就被扣了奖金。原本无心的一句话,硬是变成职场矛盾的导火索。

为什么人们常说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”?仔细观察会发现,很多纠纷都始于不当表达。去年小区业主群里,张阿姨说物业经理收红包,结果被截图转发。物业公司要起诉诽谤,最后查实是误会,但邻里关系已经破裂。言语就像没有撤回键的子弹,射出后就收不回来了。

有人问:现代社会讲究言论自由,难道不能畅所欲言吗?自由不等于随意。好比开车要遵守交规,说话也需要边界意识。我见过最聪明的职场人,遇到敏感话题时会说:“这个问题我需要再了解下。”这种留白技巧既避开了是非,又维护了专业形象。

在自媒体时代,祸发齿牙有了新形态。某网红在直播时吐槽合作方“做事不专业”,第二天品牌方就终止了百万合同。有趣的是,我发现会说话的人往往用“三秒原则”:开口前默数三下,把攻击性语句自动转换成建议。比如把“你这方案根本行不通”改成“咱们试试调整第三部分怎么样?”

有个现象值得注意:亲密关系里更容易发生言语伤害。夫妻吵架时那句“当初真是瞎了眼”,朋友争执时脱口而出的“你总是这样”,这些锋利话语造成的裂痕,往往需要十倍温暖才能修复。我自己有个小习惯,生气时先写备忘录,等情绪平复再沟通,意外避免了很多次冲突。

其实换个角度看,会说话是种可训练的能力。观察那些沟通高手,他们常用“三明治话术”:夸奖+建议+鼓励。就像指导新人时可以说:“数据分析部分很扎实,如果能把图表做得更直观,这份报告可以直接给董事长看。”既指出问题又不打击积极性,这才是真正的说话艺术。

下次准备开口时,不妨想想这句话:舌头没有骨头,但足够折断人际关系。培养“言语觉知力”,就像给嘴巴装个过滤器。当我们学会把情绪化表达转化为建设性沟通,很多潜在的祸端自然消弭于无形。毕竟,真正的沟通高手不是不说真话,而是懂得如何让真话被听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