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hǐ 齿
  • hu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hǐ yá yú huì

成语解释:惠:给人好处。指帮人说好话

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公孙九娘》:“屡通媒妁,辄以无尊长之命为辞。幸无惜齿牙余惠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说好话

繁体字形:齒牙余僡

英文翻译:Tooth surplus

齿牙余惠的意思

齿:1.牙12.物体上齿形的部分:锯齿儿。梳齿儿。篦子缺了几个齿儿。3.带齿儿的:齿轮。4.并列;引为同类:齿列。不齿于人类。5.年龄:序齿。齿德俱尊。6.说到;提起:齿及。不足齿数(shǔ)。

牙:1.人和高等动物咬切、咀嚼食物的器官,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。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,分为切牙、尖牙、前磨牙、磨牙。通称牙齿,也叫齿。2.特指象牙:牙筷。牙章。牙雕。3.形状像牙齿的东西:牙子。4.姓。5.牙子2:牙行。

余:1.剩下来的;多余的:余粮。2.零数:十余人。一斤余。3.文言人称代词。我。4.“餘”,另同“

惠:1.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;恩惠:小恩小惠。施惠于人。受惠无穷。2.给人好处:平等互惠。3.敬辞,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:惠临。惠顾。惠存。4.又同“”。

成语评论

哎,说到“齿牙余惠”这个成语,可能有些小伙伴会挠头:“这啥意思啊?”别急,咱们先掰开揉碎了讲。说白了,这个词儿就是说别人随口说句好话或者给个小恩惠,虽然不贵重,但能让人心里暖暖的。比如说你刚入职那会儿,领导随口夸了句“这PPT做得挺专业”,结果你愣是靠着这句话熬过了三个通宵改方案——这就是典型的齿牙余惠嘛!

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:“那这和普通的好话有啥区别?”嘿,问得好!关键就在于“余”这个字。就像吃完糖葫芦,竹签上还粘着点糖渣,虽然不起眼,但舔一舔还能甜半天。比如邻居大妈见你拎着重物,顺口说“小伙子我帮你按电梯”,这种举手之劳的善意,往往比正儿八经的帮助更让人记得住。

不过说实在的,现在这年头齿牙余惠越来越稀缺了。大家忙着刷手机、赶地铁,连抬头说句“早啊”都成了奢侈。但依我看呐,越是快节奏的社会,这种小温暖反而越金贵。就像上周我在咖啡店,服务员多送了个笑脸饼干,愣是让我一整天工作效率翻倍——你别说,这心理作用可比咖啡因管用!

可能有年轻朋友会嘀咕:“别人说两句好话能顶饭吃?”这话可不对味了。心理学上有个“霍桑效应”,说的就是被关注和认可能激发人的潜能。好比说健身教练随口夸你“深蹲姿势标准”,保准你下次训练时腰板都挺得更直。这种精神层面的激励,有时候比物质奖励更持久。

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事儿。去年老家发洪水,村口小卖部老板把库存的矿泉水全捐了。后来大家重建家园时,发现他店里货架空了三个月都没补货。有人问他图啥,他就说了句:“当初开店时街坊们帮衬过我。”你看,二十年前的齿牙余惠,能在关键时刻变成涌泉相报。

说到底,咱们老祖宗造这个词真是高明。现在刷短视频动不动就要“点亮小红心”,其实要我说啊,不如把手机放下一分钟,给身边人实实在在说句贴心话。毕竟这世道,能让人记挂多年的,往往就是那些不经意间的温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