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qiè
  • zhōng
  • yǎn
  • ěr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iè zhōng yǎn ěr

成语解释:掩耳:捂住耳朵。捂住耳朵偷钟。比喻自欺欺人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亦犹窃钟掩耳,以众人为不闻;锐意盗金,谓市中为莫睹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自欺欺人

繁体字形:竊鐘掩耳

英文翻译:To steal a bell

窃钟掩耳的意思

窃:1.偷;用阴谋手段夺取:行窃。窃位。2.暗中;偷偷地:窃听。窃窃私语。3.谦辞。称自己:窃以为。

钟:1.响器,中空,用铜或铁制成。2.计时的器具,有挂在墙上的,也有放在桌上的:挂钟。座钟。闹钟。3.指钟点、时间:六点钟。由这儿到那儿只要十分钟。4.(情感等)集中:钟爱。钟情。5.姓。6.同“”。

掩:1.遮盖;掩蔽:掩口而笑。掩人耳目。掩着怀(上衣遮盖住胸膛而不扣纽扣)。2.关;合:掩卷。虚掩着房门。3.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:手被门掩了一下。4.乘人不备(袭击、捕捉):掩杀。掩捕。

耳:1.耳朵:耳聋眼花。耳闻目睹。2.形状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3.位置在两旁的:耳房。耳门。4.姓。5.而已;罢了:想当然耳。技止此耳。

成语评论

窃钟掩耳”这个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?咱们先看个生活场景:小明偷拿同桌的零食塞进书包,却故意把书包拉链拉得哗哗响,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到声音。结果老师一抬头,正好看到他慌慌张张的样子。这就是典型的“自欺欺人”——以为遮住自己的耳朵,别人就发现不了问题。

为什么人们会做这种看似滑稽的事呢?想象下公司晨会时,市场部同事用复杂的数据模型掩盖业绩下滑,可投影仪突然故障,露出原始数据表格里一片飘红的数字。这种强行掩饰的行为,本质上源于不愿直面问题的逃避心理,就像把闹钟裹进棉被假装听不到起床铃,但全宿舍的人早就被吵醒了。

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没有新演绎?看看朋友圈里那些过度修图的照片就知道了。有人用十层滤镜遮盖黑眼圈,配文“素颜出门被夸年轻”,结果聚会时朋友都认不出真容。数字时代的“窃钟”行为,已经演变成用虚拟形象替代真实自我的新形态。

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办呢?去年我们小区有位业主在楼道私装铁门,用隔音棉包裹施工声,结果整栋楼的业主群都在讨论“谁家半夜装修”。后来物业带着分贝检测仪上门,数据直接戳破谎言。这件事告诉我们:与其费心掩盖,不如诚实沟通,解决问题才是根本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最精妙处在于揭示了人性中的认知偏差。就像戴着降噪耳机闯红灯的行人,主观上屏蔽了汽车鸣笛,客观上却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。生活中的很多矛盾,往往始于我们选择性忽略的“善意谎言”,终于避无可避的现实检验。

下次遇到需要遮掩的状况时,不妨想想那个捂耳朵偷钟的古人。与其耗费精力编织谎言的茧房,不如学学草木生长的智慧——当暴雨来袭时,竹子选择弯腰卸力,待雨过天晴再挺直腰杆。直面现实的勇气,才是破解困局的金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