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uǎn
  • bào
  • zhī
  • hǎ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uǎn bào zhī hǎo

成语解释: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。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

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再谈蔡文姬的》:“家公与蔡伯有管鲍之好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用于好朋友

繁体字形:管鲍之好

英文翻译:The good of Guan Bao

管鲍之好的意思

管:1.管子:钢管。竹管。水管。气管儿。2.吹奏的乐器:黑管。管弦乐。3.形状像管的电器件:电子管。晶体管。4.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:一管毛笔。两管牙膏。5.姓。6.管理;看管:管账。管图书。谁管仓库?。她能同时管十台机器。7.管辖:这个省管着几十个县。8.管教:管孩子。9.担任(工作):我管宣传,你管文体。10.过问:管闲事。这事我们不能不管。11.保证;负责供给:管保。不好管换。管吃管住。12.作用跟“把”相近,专跟“叫”配合:他长得又矮又胖,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。13.作用跟“向”相近:管他借钱。管我要东西。14.不管;无论:管他是谁,该批评就得批评。15.关涉;牵涉:他不愿来,管我什么事?

鲍:1.软体动物,贝壳椭圆形,生活在海中。肉可以吃。贝壳可入药,称石决明。也叫鳆,俗称鲍鱼、鳆鱼。2.(Bào)姓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
成语评论

提到“管鲍之交”,很多人会好奇: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举个例子,同事间若能像管仲和鲍叔牙那样不计较利益得失,合作时互相信任,就能用“他们真是现代版的管鲍之交”来形容。这样的关系不仅让工作更高效,也为职场注入暖意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能流传千年?”关键在于他们突破了人际交往的常规模式。鲍叔牙明知管仲家贫多拿钱却不拆穿,管仲打仗撤退三次仍被理解“家有老母要养”。这种超越表面评判、深入理解对方处境的智慧,正是现代人常说的“换位思考”。

在亲子关系中也能找到应用场景。比如孩子考试失利时,父母如果说“我知道你尽力了,就像鲍叔牙相信管仲的能力那样,我们下次再努力”,这种表达既维护了孩子自尊,又传递了支持。比起单纯强调分数,这样的沟通更能建立信任纽带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管鲍之交并非要求无条件迁就。鲍叔牙在关键时刻仍会直言管仲的过失,这种“既能同甘共苦,又能坦诚相谏”的平衡,才是友谊历久弥新的关键。就像健身教练既要鼓励学员,也要纠正动作——好的关系需要善意与真实并存。

观察当代社会,很多人抱怨“知音难觅”。其实不妨学习管鲍之交的底层逻辑:少些计较输赢的心态,多些“允许朋友做自己”的包容。当同事的方案被采纳时,能像鲍叔牙举荐管仲那样真诚喝彩;当朋友遇到瓶颈时,能给予“我懂你的难处”的理解,这样的互动本身就在书写新时代的佳话。

最后留个思考题:你身边有没有谁让你联想到管鲍之交的故事?试着用具体行动诠释这个成语,或许比单纯引用更有温度。毕竟,真正的好交情从来都不是历史书里的标本,而是活在当下的相互照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