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án piān lěi dú
成语解释:形容文字冗长而繁琐
成语出处:清 俞蛟《潮嘉风月记 丽品》:“友人周海庐与之昵,赠以诗,不啻联篇累牍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聯篇纍牘
英文翻译:long-drawn and tedious documents
联:1.联结;联合:联盟。联系。联络。联欢。联名。三联单。2.对联:春联。挽联。3.姓。
篇:1.首尾完整的文章;一部书可以分开的大段落:篇章。《荀子·劝学篇》。2.写着或印着文字的单张纸:歌篇。3.量词。用于文章、纸张、书页等:一篇论文。三篇儿纸。
累:[lèi]1.疲乏,过劳:劳累。累乏。2.使疲劳:病刚好,别再累着。[lěi]1.连续,重叠,堆积:累计。累日。累积。累累。日积月累。连篇累牍。2.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:累进税。3.连及,连带:累及。牵累。拖累。[léi]1.〔累累〕a.连续成串,如“果实累累”;b.颓丧的样子,如“累累若丧家之犬”。2.〔累赘〕a.多余,不简洁,如“文字累赘”;b.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,如“负重登高,不胜累赘”(“赘”均读轻声)。
牍:1.古代写字用的木简。2.公文;书信:文牍。尺牍。
“联篇累牍”这个词,乍一听有点文绉绉的,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。比如有人写报告时,明明三页能说清的事,非要塞满二十页,生怕别人觉得自己没下功夫。这种“用力过猛”的表达,反而会让读者抓不住重点。
为什么人们会“联篇累牍”?有时候是担心信息不全,比如新手写论文时,总觉得少写一个数据就会出错。其实就像做菜,食材堆得再多,火候不对照样不好吃。关键不在于“量”,而在于“质”。
举个反面例子:公司季度会上,某部门用50页PPT讲上月工作,结果老板听到第10页就开始看手机。换成另一个部门呢?他们用三张图展示关键指标变化,配合两句总结,反而赢得满堂掌声。你看,说得少不等于没用心,精准才是硬道理。
生活中也常见这种情况。朋友找你诉苦,絮絮叨叨两小时还没讲到重点,这时候你是不是特想帮TA提炼核心问题?信息爆炸的时代,注意力才是稀缺资源。能一句话讲明白的事,千万别绕弯子。
个人觉得,简洁是种高级能力。就像画家作画留白,音乐家谱曲休止,留出空间反而更有力量。下次准备长篇大论前,不妨先问自己:如果只能用三句话说,我会选哪三句?
最后分享个小技巧:写完东西放一晚上,第二天删掉三分之一,往往效果更好。记住,少即是多——这话虽然老套,但对治“联篇累牍”绝对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