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ián
  • piān
  • lě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ián piān lěi dú

成语解释:连:连接;篇、牍: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;累:重叠、堆积。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。形容文辞冗长。

成语出处:《隋书 李谔传》:“连篇累牍,不出月露之形;积案盈箱,唯是风云之状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
繁体字形:連篇纍牘

英文翻译:keep on repeating at great length

连篇累牍的意思

连:1.连接:心连心。骨肉相连。天连水,水连天。藕断丝连。这两句话连不起来。2.连续;接续:连演一个多月。连打几枪。3.包括在内:连我三个人。连皮三十斤。连根拔。4.军队的编制单位,隶属于营,下辖若干排。5.姓。6.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(下文多有“也、都”等跟它呼应),含有“甚而至于”的意思:连爷爷都笑了。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。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?。连下棋也不会。连一天都没休息。

篇:1.首尾完整的文章;一部书可以分开的大段落:篇章。《荀子·劝学篇》。2.写着或印着文字的单张纸:歌篇。3.量词。用于文章、纸张、书页等:一篇论文。三篇儿纸。

累:[lèi]1.疲乏,过劳:劳累。累乏。2.使疲劳:病刚好,别再累着。[lěi]1.连续,重叠,堆积:累计。累日。累积。累累。日积月累。连篇累牍。2.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:累进税。3.连及,连带:累及。牵累。拖累。[léi]1.〔累累〕a.连续成串,如“果实累累”;b.颓丧的样子,如“累累若丧家之犬”。2.〔累赘〕a.多余,不简洁,如“文字累赘”;b.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,如“负重登高,不胜累赘”(“赘”均读轻声)。

牍:1.古代写字用的木简。2.公文;书信:文牍。尺牍。

成语评论

连篇累牍”这个词,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,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直白:形容文章或讲话又长又啰嗦,像一堆堆没整理好的竹简。比如,有人写工作报告时,明明三句话能说清的事,非要加上十页背景分析,这就是典型的“连篇累牍”。

你可能想问:为什么人们会犯这种毛病?举个真实场景——公司开会时,某同事为了展示工作量,把PPT塞满密密麻麻的文字,台下听众却越听越迷糊。其实核心问题就藏在细节里:表达者误以为“多说=专业”,而忽略了信息过载反而会稀释重点。

换个角度看,社交媒体上也有类似现象。有人发朋友圈分享旅行,九宫格照片配五百字小作文,结果好友们刷到一半就划走了。这时候如果改成“黄山日出,云海炸裂,腿已废但值!”配上三张精选图,反而更容易引发共鸣。你看,克制表达往往比堆砌文字更有穿透力。

我常跟团队说:“别把读者当垃圾桶。”这句话虽然糙,但道理实在。记得刚入行时,我也喜欢在方案里塞满行业术语,直到客户皱眉说:“能说人话吗?”这才意识到,真正的专业不是显摆知识量,而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。

当然,特殊情况例外。比如学术论文需要严谨论证,法律文书必须面面俱到,这时候的“连篇累牍”反而成了必要铠甲。但日常生活中,我们更多时候面对的是注意力稀缺的现代人——同事等着下班接娃,网友刷手机平均停留三秒,老板开会间隙还在回邮件。与其抱怨没人细读,不如练就“一句话抓眼球”的本事。

下次准备长篇大论前,不妨做个实验:先把想说的内容浓缩成手机弹窗通知的长度。如果发现删到20个字依然能传达核心,那恭喜你,已经跨过了“连篇累牍”的陷阱。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精准才是新的慈悲。

连篇累牍的造句

  1. 造句 有些领导人的讲话连篇累牍,却不得要领。
  2. 造句 他这篇作文连篇累牍都是写景喻人,让人看了真觉得乏味。
  3. 造句 他那篇文章连篇累牍,看似立论丰富,其实只是废话一堆。
  4. 造句 他连篇累牍的文章没有引起什么反应。
  5. 造句 这只是个简单的论点,你却写得连篇累牍,只怕读者不想看。
  6. 造句 他连篇累牍地在报刊发表文章,反复阐明“鲁班确无其人”的论点,但并没有引起社会上的重视和支持。
  7. 造句 虽然这是个值得深入报导的题材,但连篇累牍的论述却不易吸引住读者的目光。
  8. 造句 经理看了看说:"只须几句话交代即可,何必写得如此连篇累牍呢?"。
  9. 造句 文章应该写得简明扼要,连篇累牍的作品不易受人欢迎。
  10. 造句 当地的媒体闻讯公司的做法,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