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án piān lèi fú
成语解释:同“连篇累牍”。
成语出处: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83回:“论文极力铺张,连篇累幅,无比气势者,由于笔之纯故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;指文辞长
繁体字形:連篇纍幅
英文翻译:keep on repeating at great length
连:1.连接:心连心。骨肉相连。天连水,水连天。藕断丝连。这两句话连不起来。2.连续;接续:连演一个多月。连打几枪。3.包括在内:连我三个人。连皮三十斤。连根拔。4.军队的编制单位,隶属于营,下辖若干排。5.姓。6.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(下文多有“也、都”等跟它呼应),含有“甚而至于”的意思:连爷爷都笑了。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。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?。连下棋也不会。连一天都没休息。
篇:1.首尾完整的文章;一部书可以分开的大段落:篇章。《荀子·劝学篇》。2.写着或印着文字的单张纸:歌篇。3.量词。用于文章、纸张、书页等:一篇论文。三篇儿纸。
累:[lèi]1.疲乏,过劳:劳累。累乏。2.使疲劳:病刚好,别再累着。[lěi]1.连续,重叠,堆积:累计。累日。累积。累累。日积月累。连篇累牍。2.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:累进税。3.连及,连带:累及。牵累。拖累。[léi]1.〔累累〕a.连续成串,如“果实累累”;b.颓丧的样子,如“累累若丧家之犬”。2.〔累赘〕a.多余,不简洁,如“文字累赘”;b.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,如“负重登高,不胜累赘”(“赘”均读轻声)。
幅:1.布帛、呢绒等的宽度:幅面。单幅。双幅。宽幅的白布。2.泛指宽度:幅度。幅员。振幅。3.用于布帛、呢绒、图画等:一幅画。用两幅布做一个床单儿。
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?翻开一本小说,前二十页都在描写主人公的早餐;点开工作汇报,十页PPT里有八页是背景介绍。这种"注水"现象,用成语"连篇累牍"形容再贴切不过。
学生小明上周交的作文就是个典型例子。他为了凑够800字,把"扶老奶奶过马路"这件小事扩展成三幕剧:第一幕写云朵的形状,第二幕回忆三年前的相似经历,第三幕甚至想象老奶奶的人生故事。老师批注道:"重点事件反倒只剩两行描写。"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"文字膨胀"现象?观察发现,很多人误以为篇幅等同于质量。就像装修新房时,总有人觉得每个墙面都要挂装饰画,结果反而让空间显得拥挤。其实写作如同室内设计,留白处往往更能凸显价值。
职场中的案例更值得玩味。市场部张经理的季度报告,前15页都在罗列行业数据,关键的策略建议却草草带过。这让我想起老家腌咸菜的土法子——层层铺盐只为压出水分,但最终我们要吃的终究是菜梗本身。
有人会问:详细描写难道不重要吗?当然重要,但要像针灸找准穴位。读过莫言的《红高粱》,那些关于高粱地的浓墨重彩,每笔都在为人物命运做铺垫。反观某些网络小说,对武器锻造过程的万字描写,跟主线剧情毫无瓜葛,这就成了真正的"累牍"。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精简表达反而成了稀缺能力。我常跟团队说,好的方案应该像瑞士军刀——每个功能都不可或缺。上周帮客户修改商业计划书,把40页内容砍到18页,结果顺利拿到融资。这印证了那句老话:深度思考后的简洁,比未经整理的复杂更有力量。
下次提笔前,不妨先列个思维导图。就像准备旅行行李,先把必需品装进行李箱,有剩余空间再考虑装饰品。写完初稿后试试"减法原则":删掉三分之一内容,如果核心意思仍在,那删掉的多半是冗余的"累牍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