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ān
  • dǎn
  • chǔ
  • yuè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ān dǎn chǔ yuè

成语解释:肝胆:比喻关系密切;楚越:春秋时两个诸侯国,虽土地相连,但关系不好。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,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。

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 德充符》:“自其异者视之,肝胆楚越也;自其同者视之,万物皆一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虽近犹远

繁体字形:肝膽楚越

英文翻译:A man of great courage

肝胆楚越的意思

肝: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。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,分为两叶。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,储藏糖原,调节蛋白质、脂肪和糖类的新陈代谢等,还有解毒和凝血作用。也叫肝脏。

胆:1.胆囊的通称。2.(胆儿)胆量:胆怯。胆大心细。胆小如鼠。壮壮胆儿。3.装在器物内部,可以容纳水、空气等物的东西:球胆。暖水瓶的胆。4.(Dǎn)姓。

楚:1.古书上指牡荆。落叶灌木。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,鲜叶供药用。2.痛苦:苦楚。3.清晰;整齐:清楚。衣冠楚楚。4.周朝国名(?—前223)战国七雄之一。在今湖南、湖北一带。为秦所灭。5.朝代名。十国之一(907—951)。马殷建立。建都长沙,后为南唐所灭。

越:1.跨过(阻碍);跳过:越墙。翻山越岭。2.不按照一般的次序;超出(范围):越级。越权。3.(声音、情感)昂扬:激越。声音清越。4.抢夺:杀人越货。5.“越来越…”表示程度随着时间发展:天气越来越热了。6.周朝国名,原来在今浙江东部,后来扩展到江苏、山东。7.指浙江东部。8.姓。

成语评论

肝胆楚越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放到生活场景里就容易理解了。比如公司里两个原本默契配合的同事,因为一次项目意见不合,逐渐变得见面只点头不说话——这时候就能用“肝胆楚越”来形容:明明曾经像肝和胆一样紧密合作,现在却像楚国和越国那样互不往来。

为什么用“肝胆”和“楚越”作对比?

成语中的“肝胆”代表身体里紧密相连的器官,象征亲密关系;“楚越”则是春秋时期相距千里的两个国家。这种反差强烈的比喻,精准捕捉了人际关系中“从战友变路人”的戏剧性转变。就像大学室友毕业后因生活轨迹不同渐渐失联,明明曾共用书桌分享秘密,如今却成了朋友圈的点赞之交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‘分道扬镳’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于情感基础。“分道扬镳”侧重目标不同而分开,而“肝胆楚越”更强调亲密关系的断裂。例如创业伙伴因价值观冲突散伙,这属于前者;但若是曾经救过命的挚友因误会老死不相往来,就属于典型的肝胆楚越

现代人更容易经历“肝胆楚越”吗?

在社交媒体时代,人际关系的维系成本看似降低,实则更容易出现“线上热络,线下冷漠”的状态。我注意到一个现象:微信里存着2000个好友的人,可能深夜生病时连个送药的人都找不到。这种表面热闹实则疏离的状态,某种程度上正是当代版的“肝胆楚越”。

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种关系变化未必全是消极的。就像手机系统需要定期清理缓存,人际关系同样存在自然筛选的过程。年轻时形影不离的伙伴,可能在人生阶段转换后自然疏远,这未必代表背叛,更像是不同生命节奏的必然调整。

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,在于把握“物理距离≠心理距离”的反差。最近重读《三国演义》,发现诸葛亮与徐庶的友情演变就是典型案例:卧龙岗上抵足而谈的知己,在徐庶被迫投曹后,虽然相隔不过数百里,却再未真正交心,这种咫尺天涯的状态比彻底绝交更令人唏嘘。

如何避免成为“肝胆楚越”?

保持定期深度沟通可能是解药之一。我有个保持二十年友谊的秘诀:每年和发小进行两次“灵魂对话”,抛开工作家庭,纯粹交流思想变化。这种刻意经营让原本可能走向楚越的关系,始终保持着肝胆相照的温度。

说到底,“肝胆楚越”提醒我们关系的流动性。与其恐惧疏远,不如珍惜当下的真诚连接,同时学会坦然面对人际关系的自然变迁。就像潮水有涨有落,亲密与疏离的交替,本就是生命长河中的常态波纹。

肝胆楚越的造句

  1. 造句 他们虽是邻居,但肝胆楚越不相往来。
  2. 造句 古代以肝胆同体,比喻相近,成语“肝胆楚越”,就是说两者虽近犹远,如李白《送孟赞府兄还都序》中所讲的:“道合而襟期暗亲,志乖而肝胆楚越。
  3. 造句 自其异者视之,肝胆楚越也;自其同者视。
  4. 造句 肝胆楚越,莫非性嗜之别?浮华未洗,何期网电之连?搵泪之别,岂惜锦书之累?行就心和,该当海内之存;湉月济光,洵堪天涯之若。
  5. 造句 自其异者视之,肝胆楚越也;自其同者视之,万物皆一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