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ǔ gōng zhī chén
成语解释: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。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44回:“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,岂可去孤左右?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助手与亲信
繁体字形:股肱之臣
英文翻译:Minister of thigh and humerus
股:1.大腿。2.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(级别一般比科低):总务股。人事股。3.绳线等的组成部分:三股儿绳。把线捻成股儿。4.集合资金的一份或一笔财物平均分配的一份:股份。分股。按股均分,每股五百元。5.指股票:炒股。绩优股。垃圾股。6.a)用于成条的东西:一股线。一股泉水。上山有两股道。b)用于气体、气味、力气等:一股热气。一股香味。一股劲。c)用于成批的人(多含贬义):两股土匪。一股敌军。7.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长的直角边。
肱: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,也泛指胳膊:股肱。曲肱而枕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臣:1.君主时代的官吏,有时也包括百姓:忠臣。君臣。2.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。3.姓。
“股肱之臣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就是形容那些像大腿和胳膊一样重要、能帮大忙的得力助手。比如一家创业公司里,老板可能会对某个既能开拓市场又能稳定团队的副总说:“你就是公司的股肱之臣,没你撑着我早累趴下了。”这时候咱们就能明白,这个词可不是随便夸人,得是能扛事儿的核心人物。
有人可能会问:古代皇帝用这个词,现代职场还适用吗?当然!就像某科技公司CTO带着团队攻克技术难关,董事会公开表彰时就说:“张工不仅是技术骨干,更是我们的股肱之臣。”你看,只要存在需要倚重的关键角色,这个成语就能活起来。
不过要注意,这个词可不是谁都配得上。记得去年参加行业峰会,有个老板逢人就夸下属是“股肱之臣”,结果被夸的小伙子入职才半年。旁边前辈偷偷笑:“肱骨要是这么容易长,人早成变形金刚了。”所以说啊,用这个词得掂量分量,别像发棒棒糖似的随便发。
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妙在画面感。你闭上眼睛想想,一个人要是没了胳膊大腿,别说建功立业,连站稳都难。就像去年我们部门接了个大项目,原本觉得十拿九稳,结果主策划突然住院。这时候才明白,那些平时看起来理所应当的“左膀右臂”,关键时刻真能决定成败。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明代张居正改革时,万历皇帝亲笔题写过“元辅良臣”的匾额。虽说没直接用“股肱”二字,但那份倚重信任如出一辙。可见无论时代怎么变,团队中总要有人扮演这样的角色。下次遇到值得托付重任的伙伴,不妨用这个成语夸夸,比“你很棒”更有文化味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