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ǔ gōng ěr mù
成语解释: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股肱:比喻辅佐帝王的大臣;耳目:亲信。比喻得力助手和亲信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益稷》:“臣作朕股肱耳目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指得力助手
繁体字形:股肱耳目
英文翻译:Auricles of femur and humerus
股:1.大腿。2.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(级别一般比科低):总务股。人事股。3.绳线等的组成部分:三股儿绳。把线捻成股儿。4.集合资金的一份或一笔财物平均分配的一份:股份。分股。按股均分,每股五百元。5.指股票:炒股。绩优股。垃圾股。6.a)用于成条的东西:一股线。一股泉水。上山有两股道。b)用于气体、气味、力气等:一股热气。一股香味。一股劲。c)用于成批的人(多含贬义):两股土匪。一股敌军。7.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长的直角边。
肱: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,也泛指胳膊:股肱。曲肱而枕。
耳:1.耳朵:耳聋眼花。耳闻目睹。2.形状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3.位置在两旁的:耳房。耳门。4.姓。5.而已;罢了:想当然耳。技止此耳。
目:1.眼睛:有目共睹。历历在目。2.网眼;孔:八十目筛。一方寸的网上,竟有百目之多。3.看:目为奇迹。4.大项中再分的小项:项目。细目。5.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,每一群叫一目,如鸟纲分为雁形目、鸡形目、鹤形目等,松柏纲分为银杏目、松柏目等。目以下为科。6.目录:书目。药目。剧目。7.名称:题目。名目。8.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,一个点为一目: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。9.姓。
什么是“股肱耳目”?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难懂,其实拆开看就能明白。股是大腿,肱是胳膊,耳目是眼睛耳朵,合起来比喻帝王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和消息来源。比如《资治通鉴》里说:“宰相者,股肱耳目也”,就像现代公司里既懂战略又能洞察市场的二把手。
为什么古人用身体部位比喻人才?这和他们的世界观有关。古人认为君臣如身体,皇帝是心脏,大臣就是四肢五官。就像现在开餐厅,老板把握方向,厨师长管菜品研发,大堂经理收集顾客反馈,各司其职才能运转顺畅。这种比喻让抽象的权力结构变得特别形象。
现代职场里还能用这个成语吗?上周我参加互联网公司的复盘会,CTO提到:“产品经理要做技术的耳目,运营团队要当市场的股肱”。当时就有新人问什么意思,总监笑着解释:“耳目要灵敏捕捉用户需求,股肱得有力推动项目落地”。你看,千年老词儿照样能在996的写字楼里焕发新生。
怎么区分股肱和耳目的角色定位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小区业委会改造停车位,王阿姨天天在业主群记录意见当“耳目”,张工程师画图纸跑审批当“股肱”。关键不在于职位高低,而在于是否在关键环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就像手机里的传感器和处理器,少了哪个都玩不转。
有人觉得这种比喻过时了?我倒觉得恰恰相反。现在远程办公普及,团队成员可能分布在不同时区,反而更需要明确的角色分工。就像上周我们线上项目组,数据分析师实时更新行业动态做“耳目”,后端程序员熬夜赶工当“股肱”,这种默契配合比物理空间的聚集更重要。
用好这个成语的关键,在于理解“功能互补”的本质。无论是古代朝廷还是现代团队,既需要敏锐的信息捕捉者,也需要可靠的执行者。就像做直播带货,选品团队要耳听八方找爆款,物流团队要确保准时送达,少了哪边都影响用户体验。下次遇到需要协作的场景,不妨想想:我们现在更需要股肱,还是耳目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