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èi shēng máng cì
成语解释:犹言芒刺在背。同“背若芒刺”。
成语出处: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一百十二回:“适才听智兄之言,觉得背生芒刺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安
繁体字形:背生芒刺
英文翻译:like having prickles on the back
背:[bèi]1.躯干的一部分,部位跟胸和腹相对:后背。背影。擦擦背。2.(背儿)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:手背。刀背儿。墨透纸背。3.(Bèi)姓。4.背部对着(跟“向”相对):背山面海。背水作战。人心向背。5.离开:背井离乡。6.躲避;瞒:光明正大,没什么背人的事。7.背诵:背台词。书背熟了。8.违背;违反:背约。背信弃义。9.朝着相反的方向:他把脸背过去,装着没看见。10.偏僻:背静。背街小巷。深山小路很背。11.不顺利;倒霉:手气背。12.听觉不灵:耳朵有点背。[bēi]1.(人)用脊背驮:把草捆好背回村去。2.负担;承担:背债。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。3.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:一背麦子。一背柴火。
生:1.生育;出生:胎生。卵生。生孩子。优生优育。生于北京。2.生长:生根。生芽。3.生存;活(跟“死”相对):舍生忘死。同生共死。4.生计:谋生。营生。5.生命:丧生。舍生取义。6.生平:一生一世。今生今世。7.具有生命力的;活的:生物。生龙活虎。8.产生;发生:生病。生效。惹是生非。9.使柴、煤等燃烧:生火。生炉子。10.姓。11.果实没有成熟(跟“熟”相对,下12.—13.同):生柿子。这西瓜是生的。14.(食物)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:夹生饭。生吃瓜果要洗净。15.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:生石膏。生铁。16.生疏:生人。生字。认生。刚到这里,工作很生。17.生硬;勉强:生凑(勉强凑成)。生搬硬套。18.很(用在少数表示感情、感觉的词的前面):生怕。生恐。生疼。19.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:医生。20.某些副词的后缀,如“好生、怎生”等。
芒:1.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山地和田野间,叶子条形,秋天茎顶生穗,黄褐色,果实多毛。2.某些禾本科植物(如大麦、小麦)子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。3.(Máng)姓。
刺:[cì]1.用针或有尖的东西穿入:针刺。刺绣。2.尖锐像针的东西:鱼刺。扎了个刺。3.用剑刺。泛指杀伤或暗杀:刺杀。刺客。4.使某些感觉器官反应强烈:刺耳。刺鼻。5.用挖苦的话揭露人的短处:讥刺。6.侦察:刺探。7.名片:名刺。[cī]拟声词。快速摩擦或火线燃烧发出的声音:刺刺地直冒火星。
哎,说到“背生芒刺”这成语,大家是不是觉得挺形象?说白了,就是形容人心里特别不安,像背上扎了刺一样难受。比如,你考试作弊被老师盯着的时候,是不是感觉“背生芒刺”,坐都坐不稳?这感觉,谁经历过谁知道!
那问题来了,这成语到底咋用才合适呢?举个栗子吧——小张刚入职就发现同事总在背后议论他,每次开会他都“背生芒刺”,生怕自己说错话。你看,这里既点出了心理压力,又带点具体场景,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?
不过啊,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啥非用‘背生芒刺’不用‘如坐针毡’?”嘿嘿,问得好!这两个成语虽然都形容不安,但“背生芒刺”更强调外部压力带来的紧张感,比如被人盯着、被环境逼迫;而“如坐针毡”更多是内心焦虑,比如等考试成绩时那种抓狂。懂了啵?细微差别可别搞混啦!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到个职场例子。比如老板开会时突然点名让你发言,而你完全没准备,这时候是不是感觉“背生芒刺”,恨不得原地消失?这种场景用成语一形容,立马让听众感同身受。不过啊,个人觉得这成语虽然生动,但别滥用,不然就像往菜里狂撒辣椒——再好的味道也齁得慌。
对了,还有文学创作里怎么用它呢?比如写小说时,可以描述角色被人跟踪时的心理:“夜色中,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,小林只觉得背生芒刺,连呼吸都变得急促。”你看,是不是瞬间把紧张感拉满了?所以说啊,成语用对了地方,简直比打光还管用,直接给文字加Buff!
最后提一嘴,语言这东西吧,关键得活学活用。比如现在年轻人聊天,可能会说“社恐发作时,我直接背生芒刺Pro Max版”,这不就把传统成语玩出新花样了嘛?要我说啊,成语就像老坛酸菜——经典配方不变,但加点新料,照样能让人上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