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áng
  • zài
  • gō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áng cì zài gōng

成语解释: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。形容心中内心惶恐,坐立不安

成语出处:前蜀·杜光庭《杨鼎校书本命本樵词》:“常怀再造之恩,未答自天之泽,兢忧度日,芒刺在躬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宾语;用于感知动词后

繁体字形:芒刺在躳

英文翻译:Thorns in the bow

芒刺在躬的意思

芒:1.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山地和田野间,叶子条形,秋天茎顶生穗,黄褐色,果实多毛。2.某些禾本科植物(如大麦、小麦)子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。3.(Máng)姓。

刺:[cì]1.用针或有尖的东西穿入:针刺。刺绣。2.尖锐像针的东西:鱼刺。扎了个刺。3.用剑刺。泛指杀伤或暗杀:刺杀。刺客。4.使某些感觉器官反应强烈:刺耳。刺鼻。5.用挖苦的话揭露人的短处:讥刺。6.侦察:刺探。7.名片:名刺。[cī]拟声词。快速摩擦或火线燃烧发出的声音:刺刺地直冒火星。

在:1.存在;生存:精神永在。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父母都在。2.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: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。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。3.留在:在职。在位。4.参加(某团体);属于(某团体):在党。在组织。5.在于;决定于:事在人为。学习好,主要在自己努力。6.“在”和“所”连用,表示强调,下面多连“不”:在所不辞。在所不惜。在所不计。在所难免。7.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、条件等:事情发生在去年。在礼堂开会。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。在他的帮助下,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。8.正在:风在刮,雨在下。姐姐在做功课。

躬:1.自身;亲自:躬逢。反躬自问。躬行实践。2.弯下(身子):躬身下拜。

成语评论

芒刺在躬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像麦芒扎在背上”,用来形容人处于极度不安或尴尬的境地。比如同事会议上被老板突然点名评价项目漏洞,手心冒汗却要强装镇定;或是家庭聚会时亲戚追问“什么时候结婚”,脸上堆笑心里却像被针扎。这时候人们常说的“如坐针毡”,其实就是“芒刺在躬”的现代版表达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普通的紧张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于“持续性”。普通紧张可能转瞬即逝,而“芒刺在躬”更像穿着布满小刺的毛衣——表面上维持体面,暗地里每个动作都带来细密的刺痛。就像实习生连续三天发现报表错误却不敢上报,每次经过主管办公室都下意识加快脚步,这种累积性的焦虑才真正呼应了成语的精髓。

生活中如何化解这种状态?我在创业时深有体会。当投资人反复质疑盈利模式,那种芒刺在背的压迫感反而逼着我们重新梳理商业逻辑。后来发现,把“芒刺”具象化为待办清单里的具体事项,焦虑指数竟下降了60%。比如把“担心客户投诉”转化为“周四前完成客户回访计划”,具象化的行动能有效刺破虚无的压力泡泡。

观察身边活得自在的人,往往具备“拔刺能力”。他们遇到问题时更擅长把模糊的担忧转化为可执行的步骤,就像裁缝遇到衣领扎人,不会忍着痛抱怨,而是直接找出线头修剪。这种思维转换看似简单,实则需要刻意练习——下次感觉背后有“芒刺”时,试着在手机备忘录写下三个可操作的解决方案,或许会有意外收获。

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。现在年轻人说“社死现场”,本质上就是数字时代的“芒刺在躬”。当朋友圈误发尴尬内容后的两分钟里,那种恨不能钻地缝的感觉,和古人面对君王训斥时汗湿衣襟的窘迫,本质上都是人类共通的生存体验。读懂这些成语,就像获得穿越时空的共鸣许可证,让我们在焦虑时知道:这种滋味,千百年前早有同类尝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