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áng cì zài shēn
成语解释: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。形容心中内心惶恐,坐立不安
成语出处:柳青《创业史》第13章:“他觉得那个姓周的在背后盯住他,使他有如芒刺在身,脊梁骨痒痒,可又不敢回头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宾语;用于感知动词后
繁体字形:芒刺在身
英文翻译:Backstab HD
芒:1.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山地和田野间,叶子条形,秋天茎顶生穗,黄褐色,果实多毛。2.某些禾本科植物(如大麦、小麦)子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。3.(Máng)姓。
刺:[cì]1.用针或有尖的东西穿入:针刺。刺绣。2.尖锐像针的东西:鱼刺。扎了个刺。3.用剑刺。泛指杀伤或暗杀:刺杀。刺客。4.使某些感觉器官反应强烈:刺耳。刺鼻。5.用挖苦的话揭露人的短处:讥刺。6.侦察:刺探。7.名片:名刺。[cī]拟声词。快速摩擦或火线燃烧发出的声音:刺刺地直冒火星。
在:1.存在;生存:精神永在。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父母都在。2.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: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。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。3.留在:在职。在位。4.参加(某团体);属于(某团体):在党。在组织。5.在于;决定于:事在人为。学习好,主要在自己努力。6.“在”和“所”连用,表示强调,下面多连“不”:在所不辞。在所不惜。在所不计。在所难免。7.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、条件等:事情发生在去年。在礼堂开会。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。在他的帮助下,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。8.正在:风在刮,雨在下。姐姐在做功课。
身:1.身体:身上。转过身去。身高五尺。翻了一个身。2.指生命:奋不顾身。3.自己;本身:以身作则。身先士卒。身临其境。身为领导,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。4.人的品格和修养:修身。立身处世。5.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车身。河身。船身。机身。6.用于衣服:换了身衣裳。做两身儿制服。
说到“芒刺在背”,你会想到什么场景?比如开会时领导突然点名让你汇报工作,而你根本没准备材料,这时候是不是感觉后背像扎了刺一样坐立难安?这个成语正是用来形容那种让人浑身不舒服的紧张感。
举个职场中的例子:小张发现同事在会议上偷偷翻看他的项目进度表,虽然对方没说什么,但那种被监视的感觉让他如芒刺在背,中午吃饭时特意找经理确认了工作权限。这里的关键在于,芒刺未必真实存在,却会引发真实的焦虑——就像我们总担心手机没电时,口袋里的充电宝其实早就满格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普通的心虚有什么区别?其实芒刺在背更强调外界压力带来的持续性不适。比如邻居装修持续三个月的电钻声,不单是当下的烦躁,而是每天回家开门前都要做的深呼吸准备。这种累积性的精神负担,恰恰是成语的精妙所在。
换个生活化的场景:表妹在家族群里发了旅游合照,唯独漏掉了你。这时候七大姑八大姨的追问就像无形的刺,扎得你连夜修改朋友圈可见分组。现代社交媒体的透明化,让成语有了新的诠释空间——我们随时可能成为他人眼中的那根刺。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当代人的心理状态。信息过载的时代,每个人都活在他人的注视下:工作群里的已读未回、朋友圈的点赞数量、购物软件的浏览记录……这些数字时代的芒刺,比真实的荆棘更让人防不胜防。但换个角度想,如果能学会适当屏蔽外界干扰,背上的刺也许会慢慢软化。
下次当你感到焦虑时,不妨自问:这根刺是别人扎的,还是自己幻想出来的?就像雨天忘记带伞,与其纠结衣服会不会湿,不如留心脚下水洼。毕竟生活的芒刺,常常在转身面对时就自动脱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