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áng
  • bè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rú máng cì bèi

成语解释:见“如芒在背”。

成语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回:“心下踌躇,坐卧不安,如芒刺背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如芒刺背

英文翻译:disturbed

如芒刺背的意思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芒:1.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山地和田野间,叶子条形,秋天茎顶生穗,黄褐色,果实多毛。2.某些禾本科植物(如大麦、小麦)子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。3.(Máng)姓。

刺:[cì]1.用针或有尖的东西穿入:针刺。刺绣。2.尖锐像针的东西:鱼刺。扎了个刺。3.用剑刺。泛指杀伤或暗杀:刺杀。刺客。4.使某些感觉器官反应强烈:刺耳。刺鼻。5.用挖苦的话揭露人的短处:讥刺。6.侦察:刺探。7.名片:名刺。[cī]拟声词。快速摩擦或火线燃烧发出的声音:刺刺地直冒火星。

背:[bèi]1.躯干的一部分,部位跟胸和腹相对:后背。背影。擦擦背。2.(背儿)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:手背。刀背儿。墨透纸背。3.(Bèi)姓。4.背部对着(跟“向”相对):背山面海。背水作战。人心向背。5.离开:背井离乡。6.躲避;瞒:光明正大,没什么背人的事。7.背诵:背台词。书背熟了。8.违背;违反:背约。背信弃义。9.朝着相反的方向:他把脸背过去,装着没看见。10.偏僻:背静。背街小巷。深山小路很背。11.不顺利;倒霉:手气背。12.听觉不灵:耳朵有点背。[bēi]1.(人)用脊背驮:把草捆好背回村去。2.负担;承担:背债。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。3.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:一背麦子。一背柴火。

成语评论

当你坐在会议室里,听着领导逐一点评每个人的工作,突然提到你上个月的数据错误,那一瞬间仿佛有无数根小刺扎在背上,坐立难安。这就是“如芒刺背”最贴切的写照——明明身处人群之中,却因强烈的尴尬或压力感到孤立无援。

为什么这个成语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?其实它精准捕捉了人类面对负面评价时的本能反应。就像触摸到仙人掌的瞬间会缩手,当自尊心被刺伤时,身体也会产生真实的紧绷感。有研究发现,人在社交受挫时,大脑激活的区域与物理疼痛高度重合,这或许解释了“如芒刺背”为何能跨越千年依然生动。

记得刚入职时,我在项目汇报中说错关键数据,甲方代表皱眉的刹那,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。这种体验让我深刻理解到:与其逃避“芒刺”带来的不适,不如将其视为成长的预警信号。就像健身后的肌肉酸痛,暂时的刺痛往往意味着突破的开始。

现代人该如何与这种感受共处?在视频会议成为主流的今天,我们依然会为镜头里的失言而辗转反侧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种敏感何尝不是专业精神的体现?它像随身携带的“心理测谎仪”,提醒我们保持敬畏之心。当同事坦然承认“这个方案让我如芒刺背”,反而比虚假的附和更有建设性。

下次遇到让你坐立难安的时刻,不妨做个深呼吸。那些看不见的芒刺,或许正在帮你剔除思维里的惰性,打磨出更圆融的处事智慧。毕竟没有哪颗珍珠,不是在沙粒的磨砺中形成的。

如芒刺背的造句

  1. 造句 这样一来,日本令中俄如芒刺背也就不足为奇了.
  2. 造句 霎时间,浑身毛骨悚然,如芒刺背,仿佛被一条潜伏在黑暗中的毒蛇盯上。
  3. 造句 她不去专心听课而是来监视你,实在叫人如芒刺背。
  4. 造句 绿发女孩感觉到了林秀森然的笑意,在那如芒刺背的目光下她不寒而栗的打了一个哆嗦。
  5. 造句 凌逍如芒刺背,心脏咚咚快速跳动,身体一旋,瞬间转身,双臂交叉布满真元护住头脸。
  6. 造句 被大神臭骂了一顿,母星的太监让我如芒刺背,甚是不爽!绝不太监。
  7. 造句 直言进谏的魏征许多时候让他如坐针毡、如芒刺背,恨不得“除之而后快”,但魏征真正病卒时他恸哭长叹,“魏征殂逝,遂亡一镜矣”。
  8. 造句 大阵无时无刻不在笼罩着整个京城,金丹宗师高高在上俯视着这一切,那种如芒刺背的感觉根本不能安心修炼。
  9. 造句 虽说按照李诚中的估计,后续应当是没有的,但单就这万余汴军便让卢龙军如芒刺背,寝食难安。
  10. 造句 炼骨境的习武之人,体内灵气充沛,这一声呼喝,竟是直接令黄叙一阵耳鸣,随后整个人便是如芒刺背一般,蹿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