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íng shēn gǔ ròu
成语解释:骨肉:比喻至亲。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。亦作“情逾骨肉”、“情愈骨肉”。
成语出处:《周书·于谨传》:“夙蒙丞相殊眷,情深骨肉。今日之事,必以死争之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朋友或同事间等
繁体字形:情深骨肉
英文翻译:as one 's own flesh and blood
情:1.感情:热情。有情。无情。温情。2.情面:人情。讲情。托情。求情。3.爱情:情书。情话。谈情。4.情欲;性欲:春情。催情。发情期。5.情形;情况:病情。军情。实情。灾情。6.情理;道理:合情合理。不情之请。
深:1.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(跟“浅”相对,2.—3.同):深耕。深山。这院子很深。4.深度: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。这间屋子宽一丈,深一丈四。5.深奥:由浅入深。这本书很深,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。6.深刻;深入:深谈。影响很深。7.(感情)厚;(关系)密切:深情。两人的关系很深。8.(颜色)浓:深红。深绿。颜色太深。9.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:深秋。夜已经很深了。10.很;十分:深知。深信。深恐。深表同情。深有此感。11.姓。
骨:[gǔ]1.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骨头。骨骼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gàn)。2.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:伞骨。扇骨。3.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:骨力(a.雄健的笔力;b.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骨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4.指人的品质、气概:侠骨。骨气。[gū]1.〔骨朵儿〕尚未开放的花朵。2.〔骨碌〕滚动(“碌”读轻声)。
肉:1.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。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。2.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:枣肉。冬瓜肉厚。3.不脆;不酥:肉瓤儿西瓜。4.性子慢,动作迟缓:肉脾气。那个人太肉,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。
咱们常说亲情最珍贵,那"情深骨肉"到底怎么用?举个例子:老李家大儿子去边疆支教三年,每周雷打不动给父母寄手写信,邻居都说"这家人真是情深骨肉"。这里的骨肉既指血缘关系,更强调那份割不断的牵挂。
有人问: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亲生父母子女身上吗?去年社区评选"最美家庭",当选的赵阿姨家其实是个重组家庭。她待继女如己出,孩子毕业典礼上那句"您就是我的亲妈",让在场所有人看到了超越血缘的"情深骨肉"。这告诉我们,情感浓度比基因关联更重要。
最近看到个有趣现象:宠物医院里,主人抱着生病的狗狗抹眼泪。医生打趣说"您这对狗儿子真是情深骨肉啊"。这种幽默化的使用,恰恰反映了现代人情感寄托方式的多样化。虽然成语本意指亲人,但情感浓度达标的关系,都能借用这个表达。
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:为什么古人用"骨肉"作比喻?我在博物馆看到汉代"亲亲相隐"的律法时突然明白——骨头和血肉本就难以分离,就像家人间天然的羁绊。这种比喻既形象又科学,毕竟从生物学角度,亲子间的基因相似度确实高达50%。
在快节奏的当下,我观察到个矛盾现象:年轻人一边说着"原生家庭创伤",一边在朋友圈晒妈妈寄的腊肠。这恰恰印证了"情深骨肉"的复杂性——既有摩擦又不离不弃。就像上周同事小王吐槽父亲古板,可老爷子住院时,他连夜赶方案腾出陪护时间。
最后想说,语言是活的。当我们用"情深骨肉"形容精心维护的友情,或是人与宠物的羁绊时,不是在扭曲成语,而是赋予传统表达新的时代注解。毕竟温暖的人际联结,才是这个成语穿越千年的真正内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