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àng rán wú yú
成语解释: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梁武帝集坟籍令》:“近灾起柏梁,遂逐渠阁,青编素简,一同煨烬,湘囊綖柣,荡然无余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指消失
繁体字形:蕩然無余
英文翻译:Nothing left
荡:1.摇动;摆动:动荡。飘荡。荡桨。荡秋千。2.无事走来走去;闲逛:游荡。闲荡。3.洗:冲荡。涤荡。4.全部搞光;清除:扫荡。倾家荡产。5.广阔;平坦:浩荡。坦荡。6.姓。7.放纵,行为不检点:放荡。浪荡。淫荡。8.浅水湖:黄天荡。芦花荡。9.同“凼”。
然:1.对;不错:不以为然。2.指示代词。如此;这样;那样:不尽然。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3.然而:此事虽小,然亦不可忽视。4.副词或形容词后缀:忽然。突然。显然。欣然。飘飘然。5.又同“燃”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余:1.剩下来的;多余的:余粮。2.零数:十余人。一斤余。3.文言人称代词。我。4.“餘”,另同“馀”
哎哟喂!最近有个成语"荡然无余"挺有意思的,咱们今天就唠唠这个。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老张去年把老房子拆了重建,结果那些雕花木窗啊、青砖墙啊,现在都像被人按了删除键似的——荡然无余啦!你别说,这词儿真把那种"连渣都不剩"的感觉说得透透的。
那有人可能要问了:"这成语跟'消失殆尽'有啥区别?"问得好!举个栗子,像台风过后沙滩上的贝壳全被卷走,用"消失殆尽"就挺合适;但要说整个沙滩都被海水吞了,这时候用"荡然无余"才够劲。说白了前者是东西没了,后者连地方都不见了。
不过说实在的,现在用这成语得看场合。比如有个段子说:"自从用了智能手机,我家日历本的存在感简直荡然无余。"你看,这么用既有趣又贴切。但要是正经写报告,可能还是"完全淘汰"这类词更合适。
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。现在很多老手艺都面临"荡然无余"的危机,但有些匠人愣是搞出文创产品翻身了。这说明啥?连成语都在教我们,有些东西看似要消失,换个思路就能重获新生嘛!
最后扯句心里话,虽然时代变迁会让很多事物"荡然无余",但咱也不必太伤感。就像小时候玩的玻璃弹珠,现在虽然见不着了,可孩子们玩手游时的笑脸,不也传承着同样的快乐吗?这大概就是老祖宗造词时没想到的现代启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