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àng
  • r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àng rán wú yí

成语解释: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

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议碑碣词赋》:“著诚去伪,小疵小弊,荡然无遗矣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指消失

繁体字形:蕩然無遺

英文翻译:Nothing left

荡然无遗的意思

荡:1.摇动;摆动:动荡。飘荡。荡桨。荡秋千。2.无事走来走去;闲逛:游荡。闲荡。3.洗:冲荡。涤荡。4.全部搞光;清除:扫荡。倾家荡产。5.广阔;平坦:浩荡。坦荡。6.姓。7.放纵,行为不检点:放荡。浪荡。淫荡。8.浅水湖:黄天荡。芦花荡。9.同“”。

然:1.对;不错:不以为然。2.指示代词。如此;这样;那样:不尽然。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3.然而:此事虽小,然亦不可忽视。4.副词或形容词后缀:忽然。突然。显然。欣然。飘飘然。5.又同“”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遗:[yí]1.遗失。2.遗失的东西:路不拾遗。3.遗漏:遗忘。补遗。4.留下:遗迹。遗憾。不遗余力。5.专指死人留下的:遗容。遗嘱。遗著。6.排泄大小便或精液(多指不自主的):遗矢。遗尿。遗精。[wèi]赠与;送给:遗之千金。

成语评论

哎哟,今天咱们来唠唠“荡然无遗”这个成语。你别说,这个词儿听着挺文雅,但用起来可带劲儿了!比如说吧,老张家祖传的老宅子被大火烧了个精光,连门口的石狮子都烧成了灰——这可不就是“一切痕迹荡然无遗”吗?

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:“这成语为啥非要用‘荡然’这种词儿?”好问题!其实“荡然”本意就是“彻底清除的样子”,像被大水冲刷过的河滩,石头沙子全被卷走,可不就剩下光秃秃的地面嘛!配上“无遗”俩字,强调连渣都不剩的状态,比单纯说“消失”可生动多了。
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小王花了三年写的毕业论文,结果电脑突然宕机又没备份。眼瞅着屏幕黑下去那瞬间,他整个人都懵了——所有心血荡然无遗啊!这种情况下用这个成语,是不是比说“全没了”更有画面感?
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科技发达了,倒是有个反例。像那些被数字化的古籍,就算原本的竹简烂成渣,内容还能在云端存着。这算不算打破“荡然无遗”的魔咒?要我说啊,这得看具体情况。物质载体虽然没了,但文化精髓保留下来,也算给这个成语开了个新副本。

最后插句个人看法:咱们老祖宗造这个成语的时候,估计没想到现在有数据恢复技术。但话说回来,生活中总有些东西消失得彻彻底底才够劲儿,就像春雪融化后连水渍都不留,这种“荡然无遗”的状态,反而能让人更珍惜现有的东西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