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ǔ tóu shàng zhuō shī zǐ
成语解释:比喻干危险的事情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8回:“你偏进去,又不就走,还要虎头上捉虱子!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危险的行动
繁体字形:虎頭上捉虱子
英文翻译:Catching lice on tiger's head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
头:[tóu]1.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2.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剃头。梳头。平头。分头。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。3.物体的顶端或末梢:山头。笔头儿。中间粗,两头儿细。4.事情的起点或终点:话头儿。提个头儿。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!5.物品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蜡头儿。铅笔头儿。6.头目:李头儿。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。7.方面:他们是一头儿的。心挂两头。8.第一:头等。头号。9.领头的;次序居先的:头车。头马。头羊。10.姓。[tou]1.(头儿)名词后缀。a)接于名词性词根:木头。石头。骨头。舌头。罐头。苗头。b)接于动词词根:念头。扣头。饶头。嚼头儿。看头儿。听头儿。c)接于形容词词根:准头。甜头儿。2.方位词后缀:上头。下头。前头。后头。里头。外头。
上:[shàng]1.方位词。位置在高处的:上部。上游。往上看。2.等级或品质高的:上等。上级。上品。3.方位词。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卷。上次。上半年。4.旧时指皇帝:上谕。5.向上面:上缴。上升。上进。6.姓。7.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楼。上车。8.到;去(某个地方):上街。上工厂。他上哪儿去了?9.向上级呈递:上书。10.向前进:老张快上,投篮。见困难就上,见荣誉就让。11.出场:这一场戏,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。这一场球,你们五个先上。12.把饭菜等端上桌子:上饭。上菜。上茶。13.添补;增加:上水。上货。14.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;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:上刺刀。上螺丝。15.涂;搽:上颜色。上药。16.达到;够(一定数量或程度):上百人。上年纪。⒁(又shǎng)上声:平上去入。17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1”。见〖工尺〗。18.表示由低处向高处:爬上山顶。19.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:锁上门。考上了大学。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。20.表示开始并继续:爱上了农村。[shǎng]指上声,“上2”shàng⒁的又音。[shang]1.用在名词后,表示在物体的表面:脸上。墙上。桌子上。2.用在名词后,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:会上。书上。课堂上。报纸上。3.表示某一方面:组织上。事实上。思想上。
捉:1.握;抓:捉笔。捉襟见肘。2.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:捕捉。活捉。捉拿。捉贼。猫捉老鼠。
虱:1.虱子,昆虫。体小,灰白色。寄生在人、畜身上,吸食血液,能传染疾病。2.某些吸食植物汁液的农业害虫。如稻飞虱、木虱、粉虱。
子: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14.姓。
“虎头上捉虱子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就让人捏把汗——老虎脑袋上抓虱子?这得多大胆啊!其实它的意思很直白:比喻去做风险极高、甚至可能自讨苦吃的事。比如有人非要在老板气头上提加薪,同事可能就会调侃:“你这简直是虎头上捉虱子!”
为什么这个成语总让人觉得既危险又带点莽撞? 仔细想想,老虎本身就是凶猛的象征,主动招惹它纯属“没事找事”。古人用这个画面感十足的场景提醒我们:有些问题看似容易解决(比如抓虱子),但选择在不恰当的时机或场合处理(比如在老虎头上抓),反而会招致更大的麻烦。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小明发现班主任没收同学的手机后,直接冲进办公室要求“维护同学权益”。结果不仅没拿回手机,自己还被罚写检讨。事后班长摇头说:“这种虎头上捉虱子的行为,除了激化矛盾还能得到什么?”
难道所有冒险都是愚蠢的吗? 倒也不尽然。关键要看行动的动机和准备程度。就像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,看似也是“虎头上捉虱子”,但背后有专业训练和救援计划支撑。反观那些纯粹为了逞强或刷存在感的冒险,才真正符合这个成语的讽刺意味。
我观察到,现代职场里这种现象尤其常见。有人为了快速出成绩,专挑领导最在意的项目“唱反调”;或者创业时盲目进入完全陌生的领域。这些行为虽然可能短期见效,但就像在活火山口盖房子——随时可能被现实“教做人”。
换个角度想,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解决问题的智慧。与其冒险去“虎头捉虱”,不如先观察环境:是不是有更安全的工具?能不能等老虎睡着再行动?生活中很多矛盾其实换个处理方式就能迎刃而解,没必要非得硬碰硬。
最后留个思考题:你上次“虎头上捉虱子”是什么时候?如果重来一次,会不会选择更聪明的解法?毕竟,真正的勇气不是鲁莽行事,而是知道何时该进、何时该退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