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ǔ tóu shé wěi
成语解释:头大像老虎一样;尾巴像蛇一样细。比喻做事有始无终;起初声势很大;后来劲头很小。
成语出处:元 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二折:“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,转背言词说是非,这厮狗行狼心,虎头蛇尾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;比喻做事有始无终
繁体字形:虎頭虵尾
英文翻译:cop-out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
头:[tóu]1.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2.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剃头。梳头。平头。分头。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。3.物体的顶端或末梢:山头。笔头儿。中间粗,两头儿细。4.事情的起点或终点:话头儿。提个头儿。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!5.物品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蜡头儿。铅笔头儿。6.头目:李头儿。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。7.方面:他们是一头儿的。心挂两头。8.第一:头等。头号。9.领头的;次序居先的:头车。头马。头羊。10.姓。[tou]1.(头儿)名词后缀。a)接于名词性词根:木头。石头。骨头。舌头。罐头。苗头。b)接于动词词根:念头。扣头。饶头。嚼头儿。看头儿。听头儿。c)接于形容词词根:准头。甜头儿。2.方位词后缀:上头。下头。前头。后头。里头。外头。
蛇:[shé]爬行动物,身体圆而细长,有鳞,没有四肢。种类很多,有的有毒。吃青蛙等小动物,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。[yí]见“逶蛇”。
尾:[wěi]1.尾巴。2.事物的末端:队尾。尾声。3.跟在后面:尾随。4.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;尚未了结的事情:尾数。扫尾工作。5.量词。用于鱼:一尾鱼。6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[yǐ]1.马尾(wěi)上的长毛:马尾罗。2.蟋蟀等尾(wěi)部的针状物:三尾儿。
“虎头蛇尾”这个词,字面意思是“开头像老虎一样威猛,结尾却像蛇尾巴一样细弱”,用来形容做事开头声势浩大,结尾却草草收场。比如有人准备健身,买了全套装备、办了年卡,结果去了三天就放弃;或是公司启动新项目时锣鼓喧天,三个月后却无人问津。这类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,但为什么呢?
自问:为什么人们容易虎头蛇尾?核心问题可能在于对“持续行动”的难度预估不足。开始时的兴奋感像烟花一样绚烂却短暂,而真正考验人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。就像写一本小说,开篇灵感迸发容易,但写到第三章还能保持热情的人,才是真正的主角。
再比如学生制定寒假计划:第一天雄心勃勃地列出“每天背50个单词+跑步5公里”,结果一周后变成“明天再说”。这种落差背后,其实是目标设定过于理想化,忽略了身体和精力的自然波动。如果把目标改成“每周三次运动,每次20分钟”,反而更容易坚持。
自问:如何避免虎头蛇尾?我的个人经验是:与其追求“完美的开始”,不如先接受“不完美的过程”。比如想学画画,不必等到买齐所有颜料才动笔,随手用铅笔在草稿纸上涂鸦,反而能积累更多实际经验。完成比完美更重要,这句话虽然老套,但确实能打破“开头猛如虎,结尾原地杵”的循环。
工作中也常见类似现象。某次团队接到紧急任务,前三天全员加班到凌晨,结果后期精力透支,最终交付成果反而漏洞百出。后来我们调整策略,把大项目拆分成多个小阶段,每个阶段设置明确的验收节点,既保持了推进节奏,又避免了后劲不足的问题。
有趣的是,自然界也在提醒我们“匀速前进”的价值。猎豹冲刺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公里,但最多只能跑3分钟;乌龟虽然慢,却能持续爬行几小时。当我们需要完成长期目标时,或许更应该像乌龟一样,把力气均匀分配在整段路程中。
下次当你发现自己在某件事上又陷入虎头蛇尾的怪圈时,不妨停下来问:我是不是把油门踩得太猛了?试着给自己设置“进度缓冲带”,比如允许每周有两天放松时间,或者把最终目标拆解成“阶梯式任务”。毕竟,真正的胜利不属于跑得最快的人,而属于那些知道如何调节步伐的坚持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