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ǔ tóu hǔ nǎo
成语解释: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状语;含褒义,多指儿童
繁体字形:虎頭虎腦
英文翻译:looking dignified and strong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
头:[tóu]1.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2.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剃头。梳头。平头。分头。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。3.物体的顶端或末梢:山头。笔头儿。中间粗,两头儿细。4.事情的起点或终点:话头儿。提个头儿。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!5.物品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蜡头儿。铅笔头儿。6.头目:李头儿。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。7.方面:他们是一头儿的。心挂两头。8.第一:头等。头号。9.领头的;次序居先的:头车。头马。头羊。10.姓。[tou]1.(头儿)名词后缀。a)接于名词性词根:木头。石头。骨头。舌头。罐头。苗头。b)接于动词词根:念头。扣头。饶头。嚼头儿。看头儿。听头儿。c)接于形容词词根:准头。甜头儿。2.方位词后缀:上头。下头。前头。后头。里头。外头。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
脑:1.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,在颅腔里,主管感觉和运动。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:脑髓。脑子(a.脑;b.指思考、记忆等能力)。脑筋。脑海。脑际。脑壳。脑颅。脑神经。脑下垂体。脑积水。脑溢血。电脑。2.头:脑袋。脑壳。头昏脑胀。脑满肠肥。3.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:豆腐脑儿。4.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:樟脑。薄荷脑。
“虎头虎脑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先看个例子吧:“邻居家的小男孩虎头虎脑的,圆溜溜的眼睛配着肉乎乎的脸蛋,跑起来像个小坦克。”这里形容的是孩子健康活泼的模样,带着一股憨厚劲儿,是不是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?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词只能形容小孩吗?”其实不然。比如形容年轻人:“刚入职的小张虽然虎头虎脑的,但干起活来特别机灵。”这里既保留了“憨厚”的本意,又带出反差感——外表朴实但行动利落,反而让人印象深刻。
更妙的是,这个成语还能用在非人类的场景。比如描述创业项目:“这个新品牌走虎头虎脑的路线,用笨拙可爱的IP形象反而打开了市场。”这时候的“虎头虎脑”就成了差异化策略的代名词,谁说憨厚不能成为竞争力?
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当下。在大家都追求“聪明相”“精致感”的时代,主动展现“虎头虎脑”的特质反而有种返璞归真的魅力。就像现在流行的松弛感穿搭,看似随意其实藏着精心设计,这种矛盾感反而更抓人眼球。
不过要注意语境。如果说中年人“虎头虎脑”,可能会被误解为“不够稳重”。语言就像调色盘,同一个词在不同场景会呈现不同色彩。下次用它的时候,不妨想想:我是要突出憨厚?还是制造反差?或者传递某种笨拙的真诚?找准这个核心,用起来才更精准传神。
最后留个思考题:如果给AI机器人设计性格,给它加上“虎头虎脑”的特质会碰撞出什么火花?或许能让冰冷的科技产品瞬间拥有邻家小弟般的亲切感。你看,老成语也能玩出新花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