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hù
  • chéng
  • sò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hù mù chéng sòng

成语解释:成诵:能背诵。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。形容记忆力强。

成语出处:唐 姚思廉《陈书 陆瑜传》:“论其博综子史,谙究儒墨,经耳无遗,触目成诵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记忆力超众

繁体字形:觸目成誦

英文翻译:not forget after having run the eye over

触目成诵的意思

触:1.接触;碰;撞:触电。一触即发。2.感动;触动:感触。触发。

目:1.眼睛:有目共睹。历历在目。2.网眼;孔:八十目筛。一方寸的网上,竟有百目之多。3.看:目为奇迹。4.大项中再分的小项:项目。细目。5.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,每一群叫一目,如鸟纲分为雁形目、鸡形目、鹤形目等,松柏纲分为银杏目、松柏目等。目以下为科。6.目录:书目。药目。剧目。7.名称:题目。名目。8.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,一个点为一目: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。9.姓。

成:1.完成;成功(跟“败”相对):大功告成。事情成了。2.成全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3.成为;变为:百炼成钢。雪化成水。4.成果;成就:坐享其成。一事无成。5.生物生长到定形、成熟的阶段:成虫。成人。6.已定的;定形的;现成的:成规。成见。成例。成药。7.表示达到一个单位(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):成批生产。成千成万。成年累月。水果成箱买便宜。8.表示答应、许可:成!就这么办吧。9.表示有能力:他可真成!什么都难不住他。10.姓。11.十分之一叫一成:九成金。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。

诵:1.朗读;读出声音来:朗诵。诵诗。2.背诵:过目成诵。3.述说:传诵。称诵。

成语评论

哎哟喂,你瞅瞅这成语“触目成诵”,乍一听是不是觉得特玄乎?说白了就是眼睛一看到东西,立马能背下来。比如老张家的闺女背课文,盯着课本念两遍,合上书就能一字不落复述出来,街坊邻居都夸她“这丫头真是触目成诵啊”!

等等,这成语真能用来形容背得快的人吗?嘿,你别说,还真行!不过得注意啊,“触目成诵”可不是单纯说记忆力好,重点在“触目”这动作——眼睛扫过文字或画面,立马刻进脑子里。比如小王旅游时看到石碑上的古诗,扫了一眼就记了个七七八八,导游都惊了:“你这属于行走的扫描仪啊!”

那现在手机拍照这么方便,这技能还有啥用?害,这事儿得两说。虽说现在能随手拍,但遇到不准用手机的场合,比如考试前瞄两眼公式、开会时速记领导发言,触目成诵的本事照样能让你稳如老狗。前两天我同事就靠这招,在客户面前把产品参数背得溜溜的,合同当场签了!

不过话说回来,光靠眼睛记东西靠谱吗?依我看呐,这得分人。有人像复印机似的过目不忘,有人看十遍还记岔劈。我高中那会儿试过盯着单词本猛看,结果眼睛看酸了也没记住几个,倒是边写边念的法子更适合我。所以说啊,方法千万条,合适第一条!

你猜怎么着?现在连科学家都研究这个!神经学家发现,触目成诵的人大脑视觉皮层和记忆中枢就像开了高速公路,信息传递嗖嗖的。不过普通人也不用酸,多练练观察细节的功夫,比如每天记个路牌颜色、店铺招牌啥的,指不定哪天就解锁这个技能了呢!

说到底,“触目成诵”这本事就像老天爷赏饭吃,但后天的刻意练习也能添把火。就像我老家种西瓜的老李头,几十年看瓜田练出个绝活——扫一眼瓜地就能记住哪个瓜熟透了,这算不算劳动人民的智慧版触目成诵?所以说啊,甭管黑猫白猫,能抓住耗子的都是好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