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ū
  • sān
  • dà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ú shū sān dào

成语解释:形容读书十分认真。

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训学斋规》:“余尝谓读书有三到:谓心到,眼到,口到……三到之中,心到最紧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读书十分认真

繁体字形:讀書三到

英文翻译:the three things to use in reading a book -- the eye , the mouth , and the mind

读书三到的意思

读:[dú]字的念法;读音:异读。“长”字有两读。[dòu]语句中的停顿。古代诵读文章,分句和读,极短的停顿叫读,稍长的停顿叫句,后来把“读”写成“逗”。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,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。见〖句读〗。

书:1.写字;记录;书写:书法。大书特书。振笔直书。2.字体:楷书。隶书。3.装订成册的著作:一本书。一部书。一套书。丛书。新书。古书。书店。4.书信:家书。书札。5.文件:证书。保证书。说明书。挑战书。白皮书。6.姓。

三: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多数或多次:三思。三缄其口。3.姓。

到:1.达于某一点;到达;达到:到期。迟到。火车到站了。从星期三到星期五。2.往:到郊外去。到群众中去。3.用作动词的补语,表示动作有结果:看到。办得到。说到一定要做到。想不到你来了。4.周到:想得很到。有不到的地方请原谅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读书这事儿啊,你肯定听过“读书三到”这成语吧?就是朱熹老先生说的“心到、眼到、口到”。哎对,这三个“到”字看着简单,但实际操作起来,可能比咱们刷短视频找乐子还考验耐心呢!
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——比如你背英语单词时,眼睛盯着书,嘴巴跟着念“abandon、abandon”,结果脑子里却在盘算午饭吃啥。这时候虽然做到了“眼到、口到”,但“心到”早就溜去奶茶店了,你说这效率能高吗?(你看,这就是典型的“假读书”现场嘛!)

那问题来了:为啥非得三到齐备?

问得好!就像吃火锅得蘸料齐全才够味,读书时三到配合才能把知识涮进脑子里。我去年备考时试过,用荧光笔划重点(眼到)+ 轻声复述(口到)+ 联想生活案例(心到),记知识点的速度直接翻倍,你说神不神奇?

不过说实话,现在大伙儿容易掉进“伪三到”的坑。比如在地铁上刷电子书,眼睛倒是跟着字走,但周围叮叮当当的提示音早把心思扯成八瓣了。这时候不如掏出纸笔写两行关键词,立马能把注意力拽回来。(亲测有效的小妙招哦!)

有人可能要问:三到必须同时用吗?

这事儿得看情况!比如读小说享受情节时,完全可以放任心思跟着剧情飞;但要是啃专业书,还是得启动“三到联合作战模式”。我自己有个歪理:重要的不是三到同时在线,而是懂得在关键内容上主动开启“专注结界”。

说到底啊,在这个手机比亲妈还亲的年代,能静下心实践读书三到的人,绝对算得上“精神自律达人”了。下次读书犯困时,不妨试试把手机扔远点,泡杯茶,让眼睛、嘴巴、心思来个三方会谈——说不定就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