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pín
  • ér
  • chǎ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pín ér wú chǎn

成语解释:谓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学而》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性格

繁体字形:貧而無諂

英文翻译:poor but not flattering

贫而无谄的意思

贫:1.穷(跟“富”相对):贫农。贫民。贫苦。2.缺少;不足:贫血。3.用于僧道的自称:贫僧。贫道。4.姓。5.絮叨可厌:这个人嘴真贫。你老说那些话,听着怪贫的。

而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谄:巴结;奉承:谄笑。

成语评论

贫而无谄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简单。“贫”指生活困苦,“谄”是讨好奉承的意思,合起来就是“虽然穷,但不会为了利益低头讨好别人”。这种态度在今天还适用吗?咱们先看个例子。

小明刚毕业时工资很低,同事总拉他参加需要AA制的高消费聚会。他坦率地说:“我现在经济紧张,暂时不参加了。”既不掩饰自己的困境,也没为了合群硬撑面子。这种“贫而无谄”的做法,反而让同事更尊重他的坦诚。你看,保持尊严并不需要打肿脸充胖子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不讨好别人会不会错过机会?其实真正的机会往往来自实力而非讨好。老张开小吃店时资金紧张,但从不在食材上偷工减料。有顾客说:“你降价我就天天来。”他笑着摇头:“味道差了您反而不会再光顾。”三年后他的店成了社区口碑第一——这或许就是“贫而无谄”带来的长远价值。

现代社会容易把“贫穷”等同于“失败”,但物质匮乏时的选择更能体现人的品格。就像疫情期间,有些小企业宁可关店也不卖劣质防疫品。这种坚守底线的心态,本质上和古人说的“贫而无谄”一脉相承。

与其说这是个古老的道德标准,不如看作一种生活智慧。它教会我们在任何境遇下都要找准自己的“锚点”——可以是专业能力,可以是诚信口碑,也可以是单纯的自我认同。当一个人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,外界的诱惑或压力自然就难以动摇他了。

下次遇到需要妥协原则才能换取利益的情况时,不妨想想:二十年后的自己,会更在意今天的得失,还是更欣赏此刻的坚持?答案或许就在这个问题的选择里。

贫而无谄的造句

  1. 造句 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
  2. 造句 贫而无谄富而不骄,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。
  3. 造句 比如,子贡问孔子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”怎么样,孔子说也不错,但是不如“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”。
  4. 造句 ‘贫而无谄,富尔无骄,何如?’子曰:‘可也。
  5. 造句 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子曰:“可也,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
  6. 造句 富是什么?论语上说,财物丰饶、贫而无谄。
  7. 造句 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孔子曰:“可也;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
  8. 造句 我记得娘亲给我念论语的时候,里面就说道,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皇爷爷难道还不懂得这个道里吗?
  9. 造句 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
  10. 造句 这一科的题目是“子曰贫而无谄”,有人就此作《黄莺儿》词:“命题在意中,轻贫儒,重富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