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ù jué rén xī
成语解释:道路阻绝,人烟稀少。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三折:“眼见的路绝人稀,不由俺唬的魄散魂飞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;指人迹罕至的地方
繁体字形:路絶人稀
英文翻译:Rare Road
路:1.道路:陆路。水路。大路。同路。2.路程:八千里路。路遥知马力。3.(路儿)途径;门路:生路。活路儿。4.条理:理路。思路。笔路。5.地区;方面:南路货。外路人。各路英雄。6.路线:三路进军。七路公共汽车。7.种类;等次:这一路人。哪一路病?。头路货。纸有好几路。二三路角色。8.用于队伍的行列,相当于“排”、“行”:四路纵队。9.姓。
绝:1.断:隔绝。络绎不绝。2.穷尽;净尽;没有出路的:绝望。弹尽粮绝。绝境。3.副词。1.极:绝大多数。绝妙。2.全然;绝对:绝无其事。4.独一无二的:绝技。5.气息中止;死亡:气绝。悲痛欲绝。6.绝句:七绝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稀:1.同“希”:稀少。稀见。2.事物之间不紧密,距离远,空隙大。与“密”相对:稀疏。庄稼种得太密和太稀都不好。3.含水分多,浓度小:稀盐酸。稀饭。
“路绝人稀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画面感,但具体怎么用呢?举个现实的例子:老张自驾去西北,导航突然失灵,车子开进一片荒漠,手机没信号,四周连个人影都看不见。他擦了擦汗说:“这地方真是路绝人稀,得赶紧想办法找路。”这时候问题来了:为什么非要用这个成语?因为它不仅说明环境荒凉,更强调了“孤立无援”的处境,比单纯说“没人”更有冲击力。
再举个贴近生活的场景。比如小王周末突发奇想去郊区爬山,结果走岔了道,越爬越发现台阶长满青苔,树林里连个垃圾桶都找不到。他喘着气给朋友发语音:“我好像闯进路绝人稀的地界了。”这时候我们会想:城市周边真有这么荒的地方吗?其实成语在这里更多是种夸张表达,强调主观感受的孤独感,未必真要完全没人。
有人可能会问,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自然环境里吗?当然不是!去年某科技园区裁员后,原先热闹的办公楼变得空荡荡的,中午去食堂吃饭的老李看着冷清的打菜窗口嘀咕:“现在这儿倒是路绝人稀了。”这个用法挺有意思吧?它把物理空间的冷清延伸到了人文环境,反而有种黑色幽默的味道。
说到这儿想起个反常识的现象。我曾在江南古镇见过这样的场景:主街上游客摩肩接踵,但拐进一条无名小巷,突然就像按下静音键,青石板路上只有自己的脚步声。这种对比强烈的环境,用“路绝人稀”形容反而比“人少”更传神——既突出了空间转换的戏剧性,又暗含“被热闹世界遗忘”的微妙心理。
最后想聊聊这个成语的现实意义。现代人总抱怨生活太喧嚣,但真要置身真正“路绝人稀”的环境,多数人又会焦虑不安。这就像个有趣的悖论:我们既渴望逃离人群,又害怕彻底孤独。下次遇到需要独处的时刻,不妨换个角度想——暂时的“路绝人稀”,说不定正是沉淀自我的好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