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iào jìn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
成语解释:比喻很难摆脱干系,避免嫌疑。同“跳在黄河洗不清”。
成语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四十二章:“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,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,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,回来时被丁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,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,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?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分句;指有口难辩
繁体字形:跳進黄河洗不清
英文翻译:Jump into the Yellow River and you can't wash it
跳:[tiào]1.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:跳跃。跳水。跳荡。跳跶。跳高。跳远。跳舞。弹(tán)跳。暴跳如雷。跳梁小丑(指上蹿下跳,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)。2.越过:跳班。跳棋。跳槽。3.一起一伏地动:心跳。眼跳。心惊肉跳。[táo]古同“逃”。
进:1.向前或向上移动、发展,与“退”相对:前进。上进。推进。跃进。进退。进取。进击。进驻。进行(xíng)。进而。2.入,往里去:进见。进谒。进谗。3.吃,喝:进食。进餐。滴水未进。4.收入或买入:进账。进货。日进斗金。5.奉上,呈上:进言。进奉。进献。6.旧式房院层次,这所宅子是两进院。
黄:1.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。2.指黄金:黄货。黄白之物。3.指蛋黄:双黄蛋。4.象征腐化堕落,特指色情:扫黄。查禁黄书。5.(Huáng)指黄河:治黄。引黄工程。6.(Huáng)指黄帝,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:炎黄。7.姓。8.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买卖黄了。
河:1.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:江河。河流。内河。运河。护城河。一条河。2.指银河系:河外星系。3.(Hé)特指黄河:河西。河套。4.姓。
洗:[xǐ]1.用水或汽油等去掉物体上的泥污:洗衣服。洗零件。2.清除:清洗。3.像用水洗净一样抢光或杀光:洗劫。洗城。4.印相的显影、定影:洗相片儿。5.把磁带上的录音、录像去掉。[xiǎn]姓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清:1.洁净;清澄。与“浊”相对:清波。2.清楚;明白:分清敌我。说清道理。3.查点:清仓。4.寂静:清幽。5.尽;完;一点不留:清除。6.不贪污:清廉。7.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。1616年(明万历四十四年)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。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。1644年明亡,清世祖爱新觉罗·福临入关,定都北京,逐步统一全国。1911年(清宣统三年)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,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。
小明最近因为同事弄丢了一份重要文件,结果被领导当众批评。他反复解释"不是我弄的",可办公室里没人相信他。事后文件在打印机底下找到了,但领导只是淡淡说了句"下次注意"。小明苦笑着对朋友说:"这回真是跳进黄河洗不清,明明不是我干的,倒像是我在推卸责任。"
为什么用黄河不用其他河?黄河作为中华母亲河,以泥沙含量大闻名。想象一下,如果你真想洗干净身上的泥,跳进浑浊的黄河水只会越洗越脏——这个反差正是成语的巧妙之处,比喻越想澄清反而越显得可疑。
上周邻居阿姨家门锁被撬,正巧快递员小王那段时间在楼道送货。虽然监控证明了他的清白,但阿姨见他就绕道走。小王无奈地说:"您说这事闹的,我就像跳进黄河洗不清,送个快递还送出嫌疑来了。"
我发现现代社会里,这个成语有了新场景。比如微信群里传谣言,你刚说"这不是事实",马上有人截图说你"心虚删记录"。这时候千万别急着对骂,可以学学黄河的智慧——泥沙沉淀需要时间,真相大白也需要过程。
朋友阿玲有次网购退货,商家非说她调包商品。她上传了十张开箱视频,客服却说"视频也能造假"。最后在平台介入下才解决,她感慨:"自证清白就像在黄河里游泳,你拼命划水,别人却只看见你满身泥浆。"
面对误解,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:与其在浑浊的水里挣扎,不如走到清澈的岸边。就像黄河岸边总有供人洗漱的清水渠,遇到误会时,保持冷静收集证据,比急着争辩更有说服力。毕竟,清者自清的日子,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