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īng shēn zhòng yì
成语解释: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。
成语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明本》:“攻守进趣之术,轻身重义之节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人
繁体字形:輕身重義
英文翻译:Take one's life seriously
轻:1.重量小;负载力小。与“重”相对:轻如鸿毛。轻装。2.数量少;程度浅:年轻。轻伤不下火线。3.不用猛力:轻拿轻放。4.不重要:责任轻。5.不重视;不认真:轻视。轻率。6.不严肃:轻薄。7.轻松:轻音乐。
身:1.身体:身上。转过身去。身高五尺。翻了一个身。2.指生命:奋不顾身。3.自己;本身:以身作则。身先士卒。身临其境。身为领导,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。4.人的品格和修养:修身。立身处世。5.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车身。河身。船身。机身。6.用于衣服:换了身衣裳。做两身儿制服。
重:[zhòng]1.重量;分量:举重。这条鱼有几斤重?2.重量大;比重大(跟“轻”相对):体积相等时,铁比木头重。工作很重。脚步很重。话说得太重了。3.程度深:情意重。病势很重。重伤。4.重要:重地。重任。5.重视:敬重。尊重。看重。器重。为人所重。重男轻女是错误的。6.不轻率:自重。慎重。持重。7.姓。[chóng]1.重复:重出。书买重了。2.重新;再:重逢。旧地重游。重写一遍。3.层:云山万重。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。4.使重叠在一起;摞:把两领席重在一起。5.姓。
义:1.公正合宜的道理;正义:道义。大义灭亲。义不容辞。2.合乎正义或公益的:义举。义演。3.情谊:情义。忘恩负义。4.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:义父。义女。5.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部分):义齿。义肢。6.姓。7.意义;道理:字义。定义。微言大义。
“轻身重义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它描述的是一种让人敬佩的选择——把道义、责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或利益更重要。比如,一个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前,明知危险却毫不犹豫,这就是“轻身重义”的体现。这时候有人会问:“为什么有人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?”答案可能藏在人的信念里:当一个人内心坚信某些价值高于自身安全时,行动就会变得自然而然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疫情期间,有志愿者主动为独居老人送药送菜,自己却面临感染风险。这种行为看似“吃亏”,但他们觉得“帮助他人”比“保护自己”更有意义。这里有个隐藏的问题:“轻身重义会不会过时?”其实不会。社会发展越快,这种精神反而像锚一样,让我们在物质浪潮中保持方向感。比如企业家放弃高利润项目去保护环境,年轻人选择低薪但能助人的工作,都是现代的诠释。
有人可能疑惑:“普通人怎么实践这种品质?”其实不必做惊天动地的事。朋友借钱治病时,你即便手头紧也尽力帮忙;同事被冤枉时,你冒着得罪人的风险站出来说真话——这些日常选择都在诠释“轻身重义”。我见过一位外卖小哥在暴雨中扶起摔倒的老人,导致订单超时被扣钱,但他笑着说:“钱能再赚,良心不能丢。”这种朴素的价值观,恰恰让社会变得更温暖。
有人担心过于重视道义会吃亏,但换个角度看,轻身重义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。比如创业团队为兑现对客户的承诺,宁可亏损也要保证质量,结果赢得长期信任。这背后有个有趣的现象:当人把“利他”放在“利己”之前时,常常会触发正向的连锁反应。就像往湖面扔石头,涟漪扩散的范围总比石头本身大得多。
最后留个思考:我们是否需要在“保护自己”和“坚守道义”之间划条明确的界限?其实生活不是数学题,重要的是在每次选择时倾听内心的声音。那些看似“傻气”的轻身重义之举,往往会在时光里沉淀成值得骄傲的故事——就像夜空中的星星,单个并不耀眼,连成一片却照亮了整个天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