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ián
  • chéng
  • zh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ián chéng zhī bì

成语解释:连城: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。后用来形容某种东西非常珍贵。璧:玉。非常珍贵的、非常值钱的美玉。也指价值极高的宝物或比喻珍贵的东西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,秦昭王闻之,使人遣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某东西的价值

繁体字形:連城之璧

英文翻译:a very valuable and rare thing

连城之璧的意思

连:1.连接:心连心。骨肉相连。天连水,水连天。藕断丝连。这两句话连不起来。2.连续;接续:连演一个多月。连打几枪。3.包括在内:连我三个人。连皮三十斤。连根拔。4.军队的编制单位,隶属于营,下辖若干排。5.姓。6.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(下文多有“也、都”等跟它呼应),含有“甚而至于”的意思:连爷爷都笑了。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。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?。连下棋也不会。连一天都没休息。

城:1.城墙:城外。万里长城。2.城墙以内的地方:城区。东城。3.城市(跟“乡”相对):山城。进城。满城风雨。连下数城。城乡物资交流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璧:古代的一种玉器,扁平,圆形,中间有小孔:白璧无瑕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“连城之璧”,你可能会想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。但它的意义远不止字面意思——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比喻那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珍贵事物。比如,一家科技公司为了留住核心工程师,开出了优厚条件,老板感慨道:“他的技术能力是我们的‘连城之璧’,宁可提高预算也不能流失这样的人才。”这里没有真正的玉石,但人才的价值被赋予了超越物质的意义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要用“玉璧”作比喻?其实这反映了古代对玉器的崇拜。玉在古代不仅是装饰品,更是权力和品德的象征。就像今天我们会说“时间就是金钱”,古人用“连城之璧”来建立价值坐标,帮助人们理解抽象概念。比如父母教育孩子时会说:“健康的身体才是你的连城之璧”,把健康与宝玉的价值挂钩,更容易被孩子接受。

换个角度看,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用法。某博物馆馆长在保护文物时曾说:“这些古籍不是商品,是中华文明的连城之璧。”这句话巧妙地把文物保护提升到文明传承的高度。这里隐藏着一个思考:当我们说某物是“连城之璧”时,其实是在强调它承载的不可替代性,这种价值判断往往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。

有人质疑:在商业社会谈“无价之宝”是否过时?我倒认为恰恰相反。越是物质丰富的时代,人们越需要这样的成语来提醒自己——就像有人放弃高薪选择做非遗传承人,旁人说他“守着不值钱的旧手艺”,他却认为自己在守护“连城之璧”。这种价值观的碰撞,反而让成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
最后分享个有趣的现象:年轻人开始用这个成语形容情感价值。有个女孩拒绝奢侈品礼物时说:“你花时间陪我聊天才是我的连城之璧。”这种用法跳出了物质框架,把成语变成了表达情感需求的工具。或许这就是语言的魅力——古老的比喻能在新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,只要我们能理解其核心是“珍视真正重要的事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