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ào
  • shí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ào wú shí yí

成语解释: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
成语出处: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商贾重宝,单车露宿,牛马放牧,道无拾遗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好的社会风气

繁体字形:道無拾遺

英文翻译:no one picks up what 's left by the wayside

道无拾遗的意思
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拾:[shí]1.从地上捡起东西:拾麦穗儿。2.整理:拾掇。3.数目“十”的大写。多用于票证、账目等。[shè]轻步登上:拾级而上。

遗:[yí]1.遗失。2.遗失的东西:路不拾遗。3.遗漏:遗忘。补遗。4.留下:遗迹。遗憾。不遗余力。5.专指死人留下的:遗容。遗嘱。遗著。6.排泄大小便或精液(多指不自主的):遗矢。遗尿。遗精。[wèi]赠与;送给:遗之千金。

成语评论

你瞧,咱们今天来聊聊“道无拾遗”这个成语。啥意思呢?说白了就是路上没人捡别人丢的东西,形容社会风气好到飞起。举个栗子:古时候有个小镇,赶集时商贩直接把货摊摆路边,自己回家吃饭,回来发现连根针都没少,这不就是活生生的“道无拾遗”吗?

哎,有人可能要问:“这不就是理想国吗?现实中真存在?”别说您不信,咱们换个现代版本来品品。前阵子我老家搞了个“无人超市”,全靠自觉扫码付款。你猜怎么着?三个月下来不仅没丢东西,收银台还多了几块钱——估计是有人把找零当小费了。这波操作,可不就是现代版“道无拾遗”嘛!

不过话说回来,这成语到底想表达啥核心?依我看呐,重点不在"不偷不抢",而是那种相互信任的社区氛围。就像我们小区最近搞的共享工具柜,每家放两件工具进去,需要时随便借。刚开始大伙儿都嘀咕会不会有借无还,结果你猜?工具反而越用越多——有人把自己闲置的也往里塞!

要我说啊,这种社会风气可不是天上掉馅饼。记得前年去日本旅游,亲眼见着咖啡馆里客人自己取餐、自己找零,店员压根不盯着。当时我就琢磨,这种信任体系得经过多少代人才能养成?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咱们的移动支付不也培养出了新习惯嘛,手机付款时谁还防着旁边人偷看密码?

说到底,“道无拾遗”背后是套社会运行的软实力。就像我家楼下那个24小时书吧,靠的就是“诚信借阅”四个字撑着。有次跟老板唠嗑,他说五年间就丢过三本书,倒是经常发现书里夹着读书笔记。您说这算不算新时代的“道无拾遗”?要我说啊,只要给信任浇浇水,这种好风气在哪都能生根发芽。

最后扯句实在的,甭管是古代还是现代,能实现“道无拾遗”的地界儿,准保是让人住着舒坦的好地方。这种社会状态虽然看着像童话,但只要咱每个人都往这个方向使使劲,谁说不能把童话搬进现实呢?您说是这个理儿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