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ǔ féng zhī jǐ qiān bēi shǎo
成语解释: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。
成语出处: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三回:“二人也把别后之事,谈了一番。三人俱备大悦。正是: 酒逢知己千杯少,话不投机半句多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酒逢知己千桮少
英文翻译:A thousand cups of wine for a confidant
酒:1.用粮食、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,如葡萄酒、白酒等。2.(Jiǔ)姓。
逢:1.遇到;遇见:相逢。逢场作戏。千载难逢。每逢佳节倍思亲。2.姓。
知:[zhī]1.晓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温故知新。知难而进。知情达理。2.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3.学识,学问:知识,求知。无知。4.主管:知县(旧时的县长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5.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6.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[zhì]古同“智”,智慧。
己:1.自己:知己知彼。舍己为人。严于律己。2.天干的第六位。见〖干支〗。3.姓。
千:1.数目。十个一百。2.比喻很多:千锤百炼。3.“秋千”的“千”。
杯:1.杯子:茶杯。杯盘狼藉。举杯痛饮。2.杯状的锦标:银杯。奖杯。捧杯。夺杯。3.姓。
少:[shǎo]1.数量小(跟“多”相对):少量。少见多怪。2.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;缺少(跟“多”相对):账算错了,少一块钱。全体同学都来了,一个没少。3.丢;遗失:屋里少了东西。4.亏欠: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。5.暂时;稍微:少候。少待。[shào]1.年纪轻(跟“老”相对):少年。少女。老少。青春年少。2.少爷:恶少。阔少。3.姓。
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?举个例子:小李周末约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吃饭,原本计划简单喝两杯,结果两人从工作聊到家庭,从回忆往事说到未来规划,桌上的啤酒瓶不知不觉堆成了小山。服务员催着打烊时,小李一看表才发现已经聊了五个小时,笑着感慨:“果然和懂你的人喝酒,一千杯都不够啊!”
为什么和知己喝酒就“千杯少”?关键在于“共鸣”。比如同事小王总抱怨应酬累,但上周和大学室友聚餐时,他却主动开了第三瓶红酒,因为对方能听懂他吐槽职场时的潜台词,甚至能接上他随口提的冷门电影梗。这种无需解释的默契,让交流像流水一样自然,时间自然过得飞快。
现在大家都刷短视频、发朋友圈,这种传统谚语还有意义吗?看看线上社交就明白:有人直播三小时不停说话,弹幕却全是“哈哈哈”的敷衍;而深夜两点突然收到老朋友一条60秒语音,听完后你会立刻拨通视频电话——科技改变的是形式,但渴望深度连接的需求从未改变。就像网友@星星说的:“和闺蜜视频喝酒,明明隔了2000公里,愣是聊到手机发烫自动关机。”
工作中能用这个成语吗?市场部的张姐最有发言权。她上周接待客户时,对方负责人偶然提到喜欢收集邮票。原本紧张的谈判桌上,两人突然从生肖邮票聊到海外淘货经历,合同细节反而更快达成共识。这种超越利益的共同语言,往往能让合作事半功倍。
有人问:“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,哪有时间慢慢交知己?”我倒觉得,与其焦虑数量,不如珍惜质量。就像小区门口便利店的老伯,每次买啤酒时多聊两句球赛,半年后他竟然记得我爱喝青岛纯生——这种日常交往中的微小默契,何尝不是现代版的“千杯少”?
最后说个反常识的观点:有时候“酒”未必是真酒。上周看到邻居大爷们坐在长椅上,拿着保温杯下象棋,嚷嚷着“我这普洱还能再战三百回合”。他们杯子里装的是茶水,但眼里闪烁的,分明是遇见知己时才有的光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