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īn
  • chāi
  • huàn
  • jiǔ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īn chāi huàn jiǔ

成语解释:形容贫穷潦倒,落魄失意。

成语出处:唐 元稹《三遣悲怀》诗之一:“顾我无衣搜荩箧,泥他沽酒拔金钗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贫穷潦倒,落魄失意

繁体字形:金釵换酒

英文翻译:Jinchai exchange wine

金钗换酒的意思
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钗: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,由两股簪子合成:金钗。荆钗布裙(形容妇女装束朴素)。

换:1.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:交换。调换。2.变换;更换:换车。换人。换衣服。3.兑换。

酒:1.用粮食、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,如葡萄酒、白酒等。2.(Jiǔ)姓。

成语评论

金钗换酒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用贵重的首饰去换酒喝,现在多用来形容为了追求兴趣或自由,不惜舍弃物质利益的行为。比如有人问:“这成语听起来像是‘亏本买卖’,为什么还有人这么做?”其实关键在于背后的价值观——当一个人更看重精神满足时,物质上的“损失”反而成了值得的交换。

举个例子:小王是公司高管,年薪百万,但他毅然辞职去山区支教。同事私下议论:“这不就是现代版的金钗换酒吗?”但小王觉得,教孩子们读书带来的成就感,远比银行卡里的数字更真实。这里的选择,本质上是把“金钗”(高薪职位)换成了“酒”(人生价值)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种选择是不是太理想化了?”现实中确实需要权衡。就像古诗里用金钗换酒的姑娘,她可能在那个瞬间更渴望与朋友共饮的畅快,而非首饰的保值功能。现代人选择gap year(间隔年)、转行做手艺人等现象,其实都在用不同形式实践这个成语——用看得见的物质,换看不见的精神养分。

我个人认为,这种价值观的碰撞恰恰体现了人性的丰富性。就像有人愿意花半年工资买演唱会门票,有人省吃俭用只为收藏绝版书。所谓“值不值”,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。重要的是,我们在做选择时是否真正听从了内心的声音,而不是被外界的评价体系牵着走。

不妨再想想:如果你有支金钗,会在什么情况下愿意拿出来换酒?这个问题没有对错,却能帮我们看清自己最珍视的东西。毕竟,生活不是数学题,有些交换看似不划算,却可能换来千金难买的心安理得。

当代社会常讨论“躺平”和“内卷”,其实这两者的矛盾点,某种程度上也呼应着“金钗换酒”的古老智慧。当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“用健康换金钱,再用金钱买健康”的死循环时,主动选择“低物欲、高体验”的生活方式,何尝不是种清醒的生存策略?

当然,任何选择都需要把握尺度。就像饮酒过量会伤身,完全摒弃物质追求也不现实。但偶尔的“金钗换酒”,或许能让我们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,保留那么一点诗意的任性。毕竟,人活一世,总该有些不为功利计算的瞬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