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ǔ zhōng shēng yú
成语解释:比喻生活困难,断炊已久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独行传 范冉》:“甑中生尘范史云,釜中生鱼范莱芜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生活困难,断炊已久
繁体字形:釜中生魚
英文翻译:extreme poverty
釜:古代的炊事用具,相当于现在的锅:破釜沉舟。釜底抽薪。
中:[zhōng]1.方位词。跟四周的距离相等;中心:中央。华中。居中。2.指中国:中文。古今中外。3.方位词。范围内;内部:家中。水中。山中。心中。队伍中。4.位置在两端之间的:中指。中锋。中年。中秋。中途。5.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农。中学。中型。中等。6.不偏不倚:中庸。适中。7.中人:作中。8.适于;合于:中用。中看。中听。9.成;行;好:中不中?。这办法中。饭这就中了。10.姓。[zhòng]1.正对上;恰好合上:中选。猜中了。三枪都打中了目标。2.受到;遭受:中毒。中暑。胳膊上中了一枪。
生:1.生育;出生:胎生。卵生。生孩子。优生优育。生于北京。2.生长:生根。生芽。3.生存;活(跟“死”相对):舍生忘死。同生共死。4.生计:谋生。营生。5.生命:丧生。舍生取义。6.生平:一生一世。今生今世。7.具有生命力的;活的:生物。生龙活虎。8.产生;发生:生病。生效。惹是生非。9.使柴、煤等燃烧:生火。生炉子。10.姓。11.果实没有成熟(跟“熟”相对,下12.—13.同):生柿子。这西瓜是生的。14.(食物)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:夹生饭。生吃瓜果要洗净。15.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:生石膏。生铁。16.生疏:生人。生字。认生。刚到这里,工作很生。17.生硬;勉强:生凑(勉强凑成)。生搬硬套。18.很(用在少数表示感情、感觉的词的前面):生怕。生恐。生疼。19.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:医生。20.某些副词的后缀,如“好生、怎生”等。
鱼:1.脊椎动物的一大类,生活在水中,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,一般身体侧扁,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。种类极多,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。大部分可供食用。2.(Yú)姓。
“釜中生鱼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有点奇怪吧?锅里怎么会长出鱼来呢?其实,它的意思是指生活极度贫困,连做饭的锅里都因为长期不用而生了“鱼”——这里的“鱼”其实是比喻食物匮乏,甚至锅都闲置到发霉了。比如有人会说:“他创业失败后,家里几乎到了釜中生鱼的地步,连水电费都交不起了。”
为什么古人会用“鱼”来比喻这种情况呢?原来,古代的铁锅(釜)如果长期不用,底部残留的水分和食物残渣可能会发霉,甚至长出类似菌斑的纹路,看起来像鱼的形状。这种生动的比喻既反映了物质匮乏的困境,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幽默感。
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还有意义吗?我认为有的。比如看到年轻人为了理想暂时过着拮据的生活,朋友可能会调侃:“你这出租屋的煤气灶都要釜中生鱼了吧?”这时候的调侃里其实带着理解和鼓励。生活中的暂时困难,反而可能成为未来值得回忆的奋斗印记。
有趣的是,我发现这个成语折射出中国人特有的乐观精神。即便在物质匮乏时,我们的祖先仍然能用诗意的方式描述困境。就像现在年轻人常说的“吃土”,既承认现状又不失幽默。这种文化基因,或许正是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总能保持韧性的原因之一。
下次遇到暂时困难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。锅里暂时没有米,说不定真能“养”出别样的风景。毕竟,人生的精彩往往不在顺境,而在如何把空锅的故事讲成值得品味的经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