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iāng jīn míng yù
成语解释:金玉相撞而发声。比喻音节响亮,诗句优美。
成语出处:唐·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绣柱璇题粉壁映,锵金鸣玉王侯盛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谓语;指文章
繁体字形:鏘金鳴玉
英文翻译:Sonorous gold and jade
锵:形容金属或玉石撞击的声音:锣声锵锵。玉佩锵锵。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鸣:1.(鸟兽或昆虫)叫:鸟鸣。蝉鸣。虫鸣。2.发出声音;使发出声音:耳鸣。雷鸣。自鸣钟。孤掌难鸣。礼炮齐鸣。鸣鼓。鸣锣开道。3.表达;发表(情感、意见、主张):鸣谢。鸣冤。鸣不平。百家争鸣。4.姓。
玉:1.矿物,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。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。硬度大。如白玉、墨玉、青玉、碧玉、和田玉、岫岩玉等,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。2.比喻洁白美丽:亭亭玉立。3.敬辞。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:玉体。玉成。
锵金鸣玉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?其实它常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悦耳,或是比喻文辞优美。比如清晨的山间溪流,水珠撞击岩石发出"叮咚"脆响,仿佛"锵金鸣玉"的天然交响。为什么会用金属和玉器作比喻?因为金器相碰声清越,玉器相击音悠长,这两种材质碰撞出的声响最能诠释纯净悦耳的特质。
在音乐创作领域,这个词组格外贴切。有位琵琶演奏家改编古曲时,特意在轮指技法中加入银铃伴奏,听众评价其演奏"如闻仙乐,锵金鸣玉绕梁三日"。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,又延伸出艺术创新的意境。我们不妨思考:传统成语如何焕发新生命?关键在于找到古今意境的共通点。
现代生活中也能找到鲜活案例。某品牌手机将提示音设计成编磬与编钟的混音效果,用户反馈这种"数码时代的锵金鸣玉"既科技感十足又不失雅致。这启示我们:传统文化元素经过创意转化,完全能适配当代审美需求。我个人认为,成语就像文化基因,需要在时代语境中不断重组表达方式。
有个有趣的发现:在描写辩论场景时,若说"双方观点碰撞出锵金鸣玉般的智慧火花",既保留了听觉意象,又赋予思维交锋以美感。这种跨感官的比喻为何有效?因为人类认知本就存在联觉现象,听觉与视觉的联通能增强表达感染力。试着在写作中打破感官界限,或许会有意外收获。
最后分享个小技巧:下次听到令你心旷神怡的声音,无论是咖啡厅的杯碟轻碰,还是雨打芭蕉的韵律,都可以尝试用"锵金鸣玉"来形容。语言的美妙之处,就在于能让瞬间的感受在文字中获得永生。毕竟,生活中从不缺少诗意,缺的往往是发现诗意的眼睛——和耳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