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á yù qiāng jīn
成语解释:见“戛玉敲金”。
成语出处:宋·王迈《祭海阳县尉林磻先生文》:“先生之学,涵古茹今;先生之文,戛玉锵金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戞玉鏘金
英文翻译:Jiayuqiang gold
戛:[jiá]1.敲打。2.古代兵器。即戟。一说为长矛。[gā]用于地名,如平戛(在云南西部)。
玉:1.矿物,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。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。硬度大。如白玉、墨玉、青玉、碧玉、和田玉、岫岩玉等,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。2.比喻洁白美丽:亭亭玉立。3.敬辞。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:玉体。玉成。
锵:形容金属或玉石撞击的声音:锣声锵锵。玉佩锵锵。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说到“戛玉锵金”这个成语,你可能会疑惑:它到底形容什么呢?其实这个成语原本用来描述乐器或歌声清脆悦耳,就像敲击美玉和金属发出的悦耳声响。比如我们可以这样造句:“古琴师指尖流转,曲调戛玉锵金,引得林间飞鸟都驻足聆听”。
有人问:现在还有人用这个成语吗?确实,现代使用场景更多转向比喻言辞精妙。比如在职场中,我们可能会说:“张总监的年度报告戛玉锵金,每个数据都像经过精心打磨的玉器”。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意中的“精致”感,又赋予了新时代的解读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能跨界使用。记得去年参观苏州园林时,导游指着镂空花窗说:“你们听这雨打芭蕉的声音,是不是有种戛玉锵金的韵味?”这个生动的类比让我突然明白,美好事物的感染力确实能跨越感官界限。
个人认为,这类古典成语就像文化基因,值得我们在日常表达中灵活运用。试着在下次听到动人旋律时,别只说“好听”,可以说“这段吉他solo真有戛玉锵金的穿透力”。既彰显文化底蕴,又让交流更有画面感。
或许你会好奇:用错场合会不会尴尬?关键在于把握“精致悦耳”的核心。不论是形容脱口秀演员妙语连珠,还是称赞播客主播的嗓音条件,只要符合“如珠玉落盘”的质感,这个穿越千年的成语就能焕发新生机。
语言就像流动的江河,既需要守护传统的清澈,也要接纳时代的浪花。下次当你遇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声音或文字时,不妨试试这个自带音效的成语,说不定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表达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