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ì kǒu què guǐ
成语解释:指杜绝宾客,不与来往。
成语出处:见“闭门扫轨”。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和外界往来
繁体字形:閉門却軌
英文翻译:cut of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
闭:1.关;合:闭门。闭目养神。把嘴闭上。2.堵塞不通:闭气。闭塞。3.结束;停止:闭会。闭经。4.姓。
门:1.房屋、车船或用围墙、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:前门。屋门。送货上门。2.装置在上述出入口,能开关的障碍物,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:铁门。栅栏门儿。两扇红漆大门。3.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:柜门儿。炉门儿。4.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门。闸门。球进门了。5.门径:窍门。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。6.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在指一般的家庭:张门王氏。长门长子。满门。双喜临门。7.宗教、学术思想上的派别:儒门。佛门。左道旁门。8.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:拜门。同门。门徒。9.一般事物的分类:分门别类。五花八门。10.姓。
却:1.后退:退却。却步。2.使退却:却敌。3.推辞;拒绝:推却。却之不恭。盛情难却。4.去;掉:冷却。忘却。失却信心。5.姓。6.表示转折,比“倒、可”的语气略轻:有许多话要说,一时却说不出来。文章虽短却很有力。
轨:1.原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,后指车轮碾过的痕迹。2.一定的运行路线:轨迹。3.比喻事物正常的规则、法度、秩序:正轨。越轨。4.轨道。也指铺设轨道用的条形钢材:火车出轨了。铺轨工程。
哎哟喂,今天咱们来聊聊“闭门却轨”这个成语,你别说,乍一听还挺有画面感的!啥意思呢?说白了就是关上门、停下马车,比喻一个人主动避开外界纷扰,躲起来清静清静。比如:“老王最近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,干脆闭门却轨,请了年假去山里住了一周。”你瞧,这可不是消极躺平,而是给自己充个电嘛!
这时候有人可能想问:“这成语和‘宅在家里’有啥区别啊?”嘿,问得好!闭门却轨可不仅仅是物理上的“不出门”,重点在主动拒绝外界干扰。比如有个创业者说:“融资失败后,我闭门却轨三个月,把产品逻辑彻底重做了一遍。”你看,这种“闭关”是为了解决问题,和单纯刷剧吃外卖的“宅”完全两码事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这社会真能做到闭门却轨的人可不多见。就拿我邻居小李举例吧,去年他为了准备司法考试,直接把手机锁进保险柜,整整两个月没看社交媒体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考试分数比预期高了20%!所以说啊,关键时刻“断网保平安”这招,还真挺管用的。
等等,这成语会不会让人觉得太孤僻了?其实不然!就像咱老家有句老话说的: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。比如作家张姐写书卡壳时,总会闭门却轨两周,连快递都让物业代收。结果人家新书上市就冲上畅销榜,你说这算不算“以退为进”的智慧?
要我说啊,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能主动闭门却轨反倒成了稀缺能力。前阵子看到个数据,说普通人每天要处理相当于200份报纸的信息量,这谁顶得住啊?难怪越来越多人开始搞“数字排毒”,这不就是现代版的闭门却轨嘛!不过话说回来,凡事讲究个度,要是闭门闭成与世隔绝,那可就不太妙咯。
最后插句实在话:咱们既要学会在热闹中保持清醒,也得懂得在必要时按下暂停键。就像春天的竹子,该冒尖时蹭蹭长,遇到倒春寒就默默蓄力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