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ì mén bù nà
成语解释:纳:入,进来。关上门不让人进来。
成语出处:明 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十四:“欲入城则闭门不纳,将入山则又与贼遇。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关上门不让人进来
繁体字形:閉門不納
英文翻译:shut the door in sb . 's face
闭:1.关;合:闭门。闭目养神。把嘴闭上。2.堵塞不通:闭气。闭塞。3.结束;停止:闭会。闭经。4.姓。
门:1.房屋、车船或用围墙、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:前门。屋门。送货上门。2.装置在上述出入口,能开关的障碍物,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:铁门。栅栏门儿。两扇红漆大门。3.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:柜门儿。炉门儿。4.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门。闸门。球进门了。5.门径:窍门。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。6.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在指一般的家庭:张门王氏。长门长子。满门。双喜临门。7.宗教、学术思想上的派别:儒门。佛门。左道旁门。8.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:拜门。同门。门徒。9.一般事物的分类:分门别类。五花八门。10.姓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纳:1.收进来;放进来:出纳。闭门不纳。2.接受:纳降。采纳。3.享受:纳凉。4.放进去:纳入正轨。5.交付(捐税、公粮等):纳税。纳粮。6.姓。7.缝纫方法,在鞋底、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,使它结实耐磨:纳鞋底子。
哎哟,说到“闭门不纳”这成语,老张最近可真是深有体会。他刚搬进新小区,邻居家小孩天天跑来借玩具,一开始他还热情接待,结果后来连午休时间都被敲门声打断。最后老张实在扛不住了,干脆在门上贴了张纸条:“闭关修炼中,有事请留言!”你别说,这招还真让他找回了清净。说白了,闭门不纳不就是给生活划条边界嘛!
这时候有人要问了:“这成语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?”嘿,您可别急着下结论!咱举个职场例子——小美是公司出了名的“老好人”,同事让她帮忙改PPT、带咖啡、甚至代打卡,她全盘接受。结果自己项目搞砸了还被领导批评。后来她学会对无关请求说“不”,工作效率反而翻倍。您瞧,闭门不纳可不是冷漠,而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啊!
不过话说回来,这成语用起来也得讲究火候。前阵子我表弟跟家里闹别扭,直接把父母电话拉黑三个月。后来才知道,他妈当时生病住院愣是没告诉他。您说这事儿闹的!所以说啊,闭门不纳就像吃火锅,火太大容易糊锅,火太小又煮不熟,关键得看场合。
不知道您发现没,现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,咱们更需要这种“闭门”智慧。隔壁王大爷自从学会关掉手机推送,血压都降了20。我自个儿也试过每周留个“数字斋戒日”,别说,灵感蹭蹭往外冒。要我说啊,这成语放现在就该升级成“闭网不纳”才对味!
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,用这招千万别走极端。上周楼下便利店老板把常来蹭空调的大爷赶走,结果人家转头就去对面超市消费了。您看,闭门不纳讲究的是智慧筛选,可不是一棍子打死嘛。下次遇到烦心事,不妨试试这招,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