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ì mén gēng
成语解释: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。
成语出处:唐 冯贽《云仙杂记》第一卷:“下列不相见,以闭门羹待之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閉門羹
英文翻译:cold-shoulder treatment
闭:1.关;合:闭门。闭目养神。把嘴闭上。2.堵塞不通:闭气。闭塞。3.结束;停止:闭会。闭经。4.姓。
门:1.房屋、车船或用围墙、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:前门。屋门。送货上门。2.装置在上述出入口,能开关的障碍物,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:铁门。栅栏门儿。两扇红漆大门。3.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:柜门儿。炉门儿。4.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门。闸门。球进门了。5.门径:窍门。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。6.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在指一般的家庭:张门王氏。长门长子。满门。双喜临门。7.宗教、学术思想上的派别:儒门。佛门。左道旁门。8.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:拜门。同门。门徒。9.一般事物的分类:分门别类。五花八门。10.姓。
羹:用蒸、煮等方法烹制的糊状或带浓汁的食品:鸡蛋羹。
哎,你说“闭门羹”这词儿,是不是听着就有点扎心?说白了,它就是形容被人拒之门外的尴尬场景。比如你兴冲冲去朋友家串门,结果人家大门紧闭,连句解释都没有,这时候你就能自嘲一句:“好家伙,今天吃了顿热乎的‘闭门羹’!”
等等,为啥非得用“羹”这个字呢?这里头有学问啊!原来古代待客讲究“进门先喝汤羹”,要是连汤都不给喝就赶人走,那可真是赤裸裸的嫌弃了。你琢磨琢磨,这比喻是不是比直接说“被拒绝”更生动?
现在问题来了:现代人还会不会吃闭门羹?嘿,还真别说!前两天我想找邻居借工具,敲了半天门没人应,结果听见屋里传来电视剧的声音——这不明摆着装不在家嘛!不过咱也得理解,现在大家压力大,有时候就想图个清净。
要我说啊,吃闭门羹这事儿得分情况看。要是对方故意冷脸,那确实让人憋屈;可要换成是对方正忙着重要事,咱也得学会体谅。关键别往心里去,谁还没个需要独处的时候呢?记住老话说的好,“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”嘛!
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不妨换个思路。比方说提前发个消息确认,或者改天再约。就像上周我临时起意去拜访客户,结果人家在开会,后来改约下午茶反而谈成了合作。你看,这闭门羹吃着吃着,还吃出转机来了!
说到底,人际交往就像跳探戈,得有进有退。偶尔碰个钉子没啥大不了,关键保持好心态。俗话说“山不转水转”,今天吃闭门羹,说不定明天就能喝上庆功酒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