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ì mén sī guò
成语解释:思:思索;反省;过:过失;错误。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。
成语出处:宋 徐铉《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聊以为报》:“闭门思过谢来客,知恩省分宽离忧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有过失的人的独自反省
繁体字形:閉門思過
英文翻译:shut one 's door and reflect on one 's misdeeds
闭:1.关;合:闭门。闭目养神。把嘴闭上。2.堵塞不通:闭气。闭塞。3.结束;停止:闭会。闭经。4.姓。
门:1.房屋、车船或用围墙、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:前门。屋门。送货上门。2.装置在上述出入口,能开关的障碍物,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:铁门。栅栏门儿。两扇红漆大门。3.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:柜门儿。炉门儿。4.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门。闸门。球进门了。5.门径:窍门。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。6.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在指一般的家庭:张门王氏。长门长子。满门。双喜临门。7.宗教、学术思想上的派别:儒门。佛门。左道旁门。8.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:拜门。同门。门徒。9.一般事物的分类:分门别类。五花八门。10.姓。
思:[sī]1.想,考虑,动脑筋:思想(a.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;b.想法,念头;c.思量)。思忖。思索。思维。沉思。寻思。见异思迁。2.想念,挂念:思念。思恋。相思。3.想法:思绪。思致(新颖独到的构思、意趣)。构思。4.姓。[sāi]〔于思〕多胡须的样子,如“自捋颔下,则于思者如故矣”。
过:[guò]1.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;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:过来。过去。过河。过桥。过年。过节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。2.从甲方转移到乙方:过户。过账。3.使经过(某种处理):过罗。过筛子。过滤。过淋。过磅。过秤。过油肉。过过数儿。4.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:过目。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。5.超过(某个范围和限度):过分。过期。过犹不及。树长得过了房。6.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(—O—O—)结构的:过硫酸根(SO5-)。过氧化氢(H2O2)。7.探望;拜访:过访。8.去世: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。9.过失(跟“功”相对):过错。记过。勇于改过。10.传染:这个病过人。11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经过:走过广场。把他送过了桥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掉转方向:翻过一页。他回过头看了看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超过或胜过:我比不过你。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。[guo]1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毕:吃过饭再走。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。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,但并未继续到现在:他去年来过北京。我们吃过亏,上过当,有了经验了。[guō]姓。
“闭门思过”这个词,乍一听像是被罚关禁闭,但它真正的含义可没那么简单。举个例子:小张因为工作失误被领导批评,他没有急着辩解,而是选择“闭门思过”——回家仔细复盘问题到底出在哪儿。第二天他主动提交了改进方案,反而赢得了团队的认可。
有人可能会问:闭门思过不就是躲起来吗?这能解决问题吗?其实关键在于“思”这个动作。比如王阿姨和邻居吵架后,她没继续争执,而是闭门反思自己说话是否过分。后来她主动道歉,两家人关系反而更融洽了。这说明闭门思过的重点不在于逃避,而在于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。
现代人常被各种信息轰炸,反而容易忽略自我反思的重要性。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那些能定期给自己留出“空白时间”的人,处理危机时往往更从容。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需要静心排查错误,生活中的问题同样需要这样的“断网时刻”。
或许有人质疑:总闭门会不会变得孤僻?这里有个度的问题。就像疫情期间居家办公,既需要视频会议保持联系,也需要独处时间梳理思路。真正的闭门思过应该像手机重启——短暂离线是为了更高效地运行,而不是永久关机。
最后想分享个观察:现在很多企业开始设置“静思室”,这和古人闭门思过的智慧异曲同工。当遇到棘手问题时,与其在混乱中胡乱尝试,不如给自己泡杯茶,在安静环境里画个思维导图。毕竟,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,放在哪个时代都适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