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iàn
  • fāng
  • ti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iàn rú fāng tián

成语解释:面:脸。脸方得像“田”字,指富贵相

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·李安人传》:“帝大惊,目安人曰:‘卿面如方田,状封侯也。’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人的长相

繁体字形:靣如方田

英文翻译:Face like square field

面如方田的意思
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方:1.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。2.正直:品行方正。3.方向;方面:东方。双方。4.办法:千方百计。领导有方。5.地点;地区:前方。方言。6.治病的药单:药方。处方。7.工程上指土、石等堆积一立方米:土方。8.数学上指自乘的积:乘方。9.副词。正在;方才:方兴未艾。如梦方醒。年方十六。10.表示响度级的单位。将声音与一个1,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,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,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。旧写作㕫。11.⑪量词。用于方形的东西:一方砚台。两方图章。

田:1.种植农作物的土地:麦田。棉田。2.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。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:油田。盐田。3.同“佃(tián)”。4.同“”。

成语评论

面如方田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像在形容一个人的长相方正如棋盘,但具体该怎么用呢?比如:“老张为人正直,面如方田,大伙儿都信得过他。”这里的“面如方田”既描绘了外貌的端正,也暗含性格的可靠。不过问题来了:古人为何用“方田”比喻正直?

其实,“方田”在古代常代指规整的田地,象征秩序与规矩。古人认为,相貌方正的人更可能遵循道德准则。比如历史故事中,包拯“面如黑炭,形似方田”的描述,就强化了他铁面无私的形象。但现代人是否还以貌取人?这倒值得思考——毕竟外貌与品性并无必然联系。

有趣的是,如今“面如方田”的使用场景已发生变化。比如在职场中,领导若被形容“面如方田”,可能暗示他做事严谨,但也可能被吐槽“古板不知变通”。可见同一个成语,随着时代语境不同,会产生微妙的情感差异。这里的关键在于:我们如何平衡传统意象与现实认知?

个人认为,成语就像文化基因,既承载历史智慧,也需要与时俱进。与其纠结“方田”是否代表正直,不如关注它传递的稳定感。就像建筑设计师常说“基础如方田,结构才牢固”,这种比喻反而更贴近现代生活。语言本就该活在人们的日常使用中,而非困在字典里。

下次遇到“面如方田”这类成语,不妨先观察使用场景。比如描述孩童时说“这孩子面如方田,眼神清亮”,既保留了传统的端庄意味,又多了分灵动。语言的生命力,恰恰在于这种不断被重新诠释的过程。毕竟,真正重要的不是成语本身,而是它如何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达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