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iàn miàn zhōu dào
成语解释:各方面都照顾到。虽然照顾到各方面,但很一般化,重点不突出
成语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4回:“是甚么妙计?倘是面面周到的,破费一层,倒好商量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全面
繁体字形:靣靣周到
英文翻译:Thoughtful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周:1.周围;圆形的外围:四周。圆周。绕地球一周。2.环绕;绕一圈:周而复始。3.普遍;整个;全:众所周知。周天。周身。4.时间的一轮;特指一个星期:周期。一周。5.完备:招待不周。计划周密。6.接济;救济:周济。周急。7.朝代名。1.(约前1046—前256)。周武王灭商后建立。从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,建都镐京(今陕西西安),史称西周。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(今河南洛阳西),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,史称东周。东周分为春秋、战国两个时期。2.北朝之一(557—581)。宇文觉灭西魏后建立。建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国号周,史称北周。为隋所灭。3.五代之一(951—960)。郭威灭后汉后建立。建都汴(今河南开封),国号周,史称后周。为北宋所灭。8.古又同“中(zhōng)”:不周于用(不中用)。
到:1.达于某一点;到达;达到:到期。迟到。火车到站了。从星期三到星期五。2.往:到郊外去。到群众中去。3.用作动词的补语,表示动作有结果:看到。办得到。说到一定要做到。想不到你来了。4.周到:想得很到。有不到的地方请原谅。5.姓。
“面面周到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先看个例子:“小王办事向来面面周到,连会议室的茶水温度都提前确认过。”这里的“面面周到”形容小王考虑问题细致入微,把每个细节都照顾到位。
有人会问:“这和‘考虑周全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两者核心意思相近,但“面面周到”更强调覆盖范围的广度,像张开的渔网般没有遗漏。比如家长会上,班主任既要协调各科老师时间,又要准备学生作品展示,最后连家长停车位都安排妥当,这才是真正的面面周到。
工作中如何做到这一点?笔者在策划活动时有个诀窍:用“时间轴+人物轴”双重检查。沿着活动流程逐项确认物料、人员、应急预案,同时代入参与者视角——从嘉宾到清洁工,每个角色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要预判。这种方法虽然费时,但能有效避免“百密一疏”的尴尬。
生活中也有妙用。记得去年给外婆过八十大寿,表姐不仅订了老字号饭店,还特地把菜单里的硬菜换成软烂口味,甚至准备了放大镜当拆礼物工具。这种基于对象特点的周到,往往比单纯堆砌服务更有温度。
不过凡事过犹不及。有次见客户反复修改接待方案十余次,连对方秘书的咖啡品牌都要打听,反而显得刻意。真正的面面周到应该像春雨润物,既滋养万物又了无痕迹。把握这个度,才能在细致与自然间找到平衡。
下次遇到需要统筹协调的事情时,不妨试试“三问法”:还有谁需要考虑?还有什么可能被忽略?还能怎样让体验更顺畅?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,面面周到的能力就会像肌肉记忆般自然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