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iàn
  • miàn
  • yuán
  • dà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iàn miàn yuán dào

成语解释:见“面面俱到”。

成语出处:鲁迅《朝花夕拾·无常》:“所以看客对于他们不很敬畏,也不大留心,除了念佛老妪和她的孙子们为面面圆到起见,也照例给他们一个‘不胜屏营待命之至’的仪节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全面

繁体字形:靣靣圓到

英文翻译:give mature consideration to all aspects of a question

面面圆到的意思
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圆:1.圆周所围成的平面。2.圆周的简称。3.形状像圆圈或球的:圆桌。滚圆。滴溜圆。圈画得很圆。4.圆满;周全:这话说得不圆。这人做事很圆,各方面都能照顾到。5.使圆满;使周全:圆场。圆谎。自圆其说。6.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,一圆等于十角或一百分。也作元。7.圆形的货币:银圆。铜圆。也作元。8.姓。

到:1.达于某一点;到达;达到:到期。迟到。火车到站了。从星期三到星期五。2.往:到郊外去。到群众中去。3.用作动词的补语,表示动作有结果:看到。办得到。说到一定要做到。想不到你来了。4.周到:想得很到。有不到的地方请原谅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“面面圆到”这个成语,很多人可能会疑惑: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形容一个人做事考虑周全,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。比如,小明组织班级春游时,不仅规划了路线和餐饮,还准备了雨具、急救包,甚至考虑到晕车同学的需求。老师夸他“做事真是面面圆到!”这时候问题来了——为什么周全反而可能成为负担?

举个例子,公司里的小王为了做好项目汇报,既想数据准确,又想图表美观,还担心语言不够生动,结果反复修改导致超时。同事老张说:“面面圆到是好事,但得学会抓大放小。”这里隐含一个关键点:“全面”和“效率”如何平衡?就像做菜,既要色香味俱全,又不能每道工序都追求极致,否则客人早饿跑了。

我常想,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让“面面圆到”变得更难。上周帮朋友策划婚礼,从场地布置到宾客动线,每个细节都像齿轮般环环相扣。新娘突然问:“要不要给宠物狗准备礼服?”这种突发奇想让人哭笑不得。这时候更需要的是优先级判断能力——哪些方面必须圆满,哪些可以适当留白。

有趣的是,古代典故里的“庖丁解牛”或许能给我们启发。屠夫能游刃有余,正是因为他看清了牛的关键结构。当代人想要面面圆到,或许不该盲目覆盖所有细节,而应像庖丁那样找到事物的核心脉络。就像用手机导航,不需要记住每条街巷,只要把握主干道和关键路口就能顺利到达。

有人担心,强调“面面圆到”会不会导致完美主义?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。完美主义是苛求每个细节满分,而真正的周全应该是战略性的布局。好比下围棋,高手不会计较每个子的得失,而是通过关键落子掌控全局。这种思维转换,能让“面面圆到”从负担变成智慧。

下次当你需要处理复杂事务时,不妨先画个“关怀半径”:圆心是必须做好的核心任务,外圈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。就像给老人祝寿,准备寿桃和红毯属于核心圈,定制LED灯牌可能就属于外围。分清主次后,既能体现心意,又不会把自己累垮。

有个现象值得注意:越是简单的事情,人们越容易追求面面圆到;越是复杂系统,反而需要适当留白。这就像写文章,日记可以事无巨细,但小说必须懂得取舍。或许真正的周全,不在于覆盖所有可能性,而在于关键时刻能给出最恰当的回应。

最后分享个生活观察:社区便利店的老板娘总能在闲聊中记住顾客喜好,王阿姨买盐时她会提醒“今天鸡蛋特价”,李爷爷取报纸时她备好老花镜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周全,比刻意的面面俱到更有温度。可见,真正的周全往往藏在细节的温度里,而非机械式的流程覆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