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ēng yuè zǐ dì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
繁体字形:风月子弟
英文翻译:Fengyue children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
月:1.月球;月亮:月食。月光。赏月。2.计时的单位,公历1年分为12个月。3.每月的:月刊。月产量。4.形状像月亮的;圆的:月琴。月饼。5.姓。
子: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14.姓。
弟:[dì]1.同父母(或只同父、只同母)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:弟弟。兄弟。2.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:表弟。堂弟。3.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:老弟。师弟。4.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:弟子。徒弟。5.古同“第”,次序。6.古同“第”,但。[tì]古同“悌”,孝悌。[tuí]〔弟靡〕颓唐;柔顺。
“风月子弟”这个词,听起来像古人用来形容什么人的?举个例子,隔壁老张总说儿子是“风月子弟”,因为他天天沉迷刷短视频、打游戏,对正事提不起劲。这成语核心说的其实是“把时间浪费在享乐上,缺乏责任感”的年轻人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普通贪玩有什么区别?区别在于“持续性”。比如《红楼梦》里的贾宝玉,读诗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却能在姐妹堆里聊一下午胭脂——这种长期逃避现实责任的状态,才叫“风月子弟”。当代有些富二代开着跑车到处打卡网红店,十年没正经工作过,是不是也符合这个定义?
难道追求生活情趣就是错的?当然不是。关键看是否“失衡”。就像宋代词人柳永,虽然写下“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”,但人家确实在音乐文学领域有建树。反观某些直播网红,除了对着镜头比心什么都不会,这才是需要警惕的“风月病”。
现实中如何避免成为这样的人?有个朋友的故事值得参考。他家拆迁暴富后,先旅游半年,突然报了个无人机操作培训班,现在成了航拍导演。这说明短暂享受没问题,但要像放风筝一样——线头始终攥在自己手里。毕竟,连李白喝醉了还能写诗,真正的“风月”不该成为逃避的借口。
观察周围,最有趣的其实是那些“反转型风月子弟”。比如认识个程序员,上班写代码,周末组织汉服茶会,最近还用AI复原了《韩熙载夜宴图》里的古琴曲。这种把爱好玩出专业水准的状态,反而跳出了成语的贬义范畴。生活本就像调色盘,关键看你怎么调配正经事与闲趣的比例。
说到底,“风月子弟”这个词更像面镜子。照见的是选择,而非命运。就像古人既会批评纨绔子弟,也会赞美“是真名士自风流”。在这个短视频能带货、游戏能竞技的时代,或许我们更需要思考:如何把自己的“不务正业”,变成别人学不来的核心竞争力。